研究生劳务费发放标准国家基金(国家规定的课题经费里劳务费占多少比例)

研究生劳务费发放标准国家基金(国家规定的课题经费里劳务费占多少比例)

内容导航:

Q1:国家规定的课题经费里劳务费占多少比例

国家基金的劳务费最高比例是允许15%,劳务费是指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人员的劳务费用。面上项目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及各类专项的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0%。

面上项目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及各类专项的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0%。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第八条 项目资助经费预算包括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包括用于项目研究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具体包括从自然科学基金获得的资助、从项目依托单位获得的资助和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助。

支出预算包括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劳务费和管理费。

具体如下:研究经费是指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的费用。

包括:科研业务费:测试、计算、分析费,动力、能源费,差旅费,调研和学术会议费,资料、论文版面费和印刷费,文献检索、入网等信息通讯费,学术刊物订阅费。

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购置费,实验动物、植物的购置、种植、养殖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

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运输、安装费和修理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 实验室改装费:为改善资助项目研究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进行改装所开支的费用。不得用于实验室扩建、土建、房屋维修等费用的开支。

协作费:外单位协作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研究试验工作的费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是指用于与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包括项目组人员出访及外国专家来访的部分费用,所需外汇额度由项目依托单位自行解决。

其中:面上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0%。

劳务费是指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人员的劳务费用。

面上项目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及各类专项的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10%。

管理费是指项目依托单位为组织和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费用,包括项目执行中公用仪器设备、房屋用费等。管理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的5%,协作单位不得重复提取。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第九条 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或择优遴选中介机构对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资助额度依据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经费情况和评审专家的意见,以及相关的财政、财务制度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确定。

第十条 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资助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项目资助经费。

第十一条 经批准的项目资助预算一般不做调整。由于项目研究目标、重大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损失等原因,对项目资助经费预算造成较大影响时,必须按程序报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

第十二条 项目资助经费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项支出,不得用于各种福利性支出,不得用于国家规定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 项目依托单位应加强项目资助经费的管理。项目资助经费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四条 在研资助项目的年度结余经费,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结题项目的结余经费,仍用于项目依托单位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部分应用研究工作。

第十五条 申请单位首次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申请单位信息表",报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的银行账户等信息发生变更,应及时函告自然科学基金委。

第十六条 项目资助经费拨至项目依托单位,接收拨款单位与项目依托单位必须一致。

第十七条 项目资助经费的拨款,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资助项目的协作费由项目依托单位依据协作合同转拨。

第十九条 因故中止实施或撤销的资助项目停止拨款,项目依托单位应将已拨经费余额在接到通知三个月内退回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逾期不退回的,缓拨该单位其他项目的资助经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

Q2:读研究生还需要家里给生活费吗?

近年来,在诸多大学校园,考研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一种场常态。国内的“考研党”越来越多,硕士研究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在大学四年当中,大部分大学生家长耗尽“洪荒之力”为孩子提供学费、生活费,搞得心力交瘁。很多大学生家长既希望接到孩子的电话,但接孩子电话的时候压力也特别大,因为孩子一打电话,十有八九是生活费花完了……

那么问题来了:研究生还需要像大学生那样,让家长定期给自己生活费呢?

我觉得本科生的生活费和研究生的生活费应该区别开来:本科生如果不勤工俭学的话,只能成为传说中的“啃老族”,而研究生不一样,就拿学硕来说,学硕一年的学费大概在8K左右,而部分985大学的学硕一年补助大概在1W左右,211学硕则比985学硕少2K,“双非”学硕每年也有6K的收入。这些补助或多或少会解决一些研究生生活费方面的燃眉之急。

除了以上这些补助之外,大部分高校还会针对研究生的学业成绩设立一系列奖学金,比如学业奖学金,再比如国家奖学金。如果你是品学兼优的硕士研究生,那么你就有可能获得2W左右的额外奖励。如果你有幸得到“国奖”,那么只要节省一点,一年的生活费基本上无需再厚着脸皮找家里人讨要。

除了学校的补助、“国奖”和学业奖学金之外,家境比较贫寒的研究生其实也可以申请相关的贫困助学金——只要贫困信息属实,提供的书面材料真实有效,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贫困助学金,这对寒门研究生而言无异于是一种福音。当然,在就读研究生期间,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慷慨的导师,那么你在为导师帮忙搞科研、做课题的时候,也有可能又有一笔不菲的“外快”。

我认识很多研究生,他们的生活费基本上的是依靠自己——他们要么给某些小学生当家教,要么在自媒体平台写一写文章创收。在他们当中,日入上千的人都有好几个。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研究生基本上不会过着“钱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只要思想不滑坡,那么办法总会比困难多!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始终靠自己。研究生只要稍微花点心思、花点时间,其实解决生活费的问题并不难。

Q3:研究生补助

是这样的,一般国家的是200的,那200是学费之外的。

这样说吧,一个学校是公费制的,那肯定就是200;当然现在好多学校都改成奖学金制了,用奖学金来抵学费,如果奖学金等级高的话,扣除学费平均下来每个月能够有400-500甚至更多。

PS:清华是公费制的,国家每个月发200,学校发100,还有60元补助,一共360

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补助都不同哦,我有同学在西安交大,听说是一个月600还是800,但是在湖南江西这边的话只有300左右,你可以去你将读研的学校的研究生主页看看相关信息,一般都会有说明的,另外,很多学校考研论坛上也会有很多人讨论这些,还会有该学校的在读研究生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具体的情况其实每年都不一样的,听说国家从你们这届开始会提高补助资金,所以肯定会比我们的高,你可以在复试后咨询下该学校的学姐或者学长,如果是保研的话可以打下电话问一下哦,望采纳

Q4:研究生国家补助

读研究生国家有补贴,每一个高校的补贴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很多高校硕士研究生每个月能够领到500-1000元的生活补助。当然,也有部分高校经费充足,研究生每个月补贴在1000元以上。

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决定是考本校研究生还是外校研究生。相对而言外校的研究生比较难考,但是每年也有很大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考到更好的学校,当然学校越好,通常发展平台越大些,但是本校生的优势是可以提前了解导师、联系导师,并且考研难度小很多。

选好导师。高考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而考研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好导师,当然如果用户能在一个好的学校选择一个好导师是最好不过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财政部:2014年起研究生每年最少可领6000元补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Q5:各专业研究生每月分别发多少钱

国家以补贴的形式返还的学费6000人民币分12个月发放+所在学校发放的生源地奖学金(每个学校有具体条件,比如本科985的给多少211的给多少本校的给多少)分若干月发放+所在学校发放的本科学术成就奖学金(本科拿了专利、发了文章之类的)分若干月发放+国家规定的某些专项计划的补贴(某些医学生、师范生,特别艰苦行业,以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之类的)+所在专业导师给的补贴。

也就是说,保底的是国家给的钱,其他的有或者没有,要看自己的第一学历、学术成就和自己导师富裕程度。

数额的话,硕士500+x,一般不会多余1000,博士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差距很大,大陆顶尖大学的王牌专业账面补贴3000+,其他各类补助可能也会有,看情况

1、学费:根据郑州大学培养机制改革文件要求,获a类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免交学费,获b类学业奖学金的研究生免交50%学费,全额资助博士研究生的学费由导师支付。在职定向、委培和自筹经费研究生须按标准交纳学费。学费分学年交纳,请将第一学年学费按照相关要求在报到前一周存入随录取通知书寄去的建行储蓄卡,学校直接从储蓄卡中划拨(不收取现金)。学费标准如下: 博士生:10000元/年 硕士生(不含mba):7000元/年 mba:18000元/年 mpa:15000元/年 2、教材费在报到时由院系直接收取,院系统一到学校出版社购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