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人数比例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新规定,用工比例不超过10%,求指导。。)
内容导航:
Q1:业务外包管理费比例
外包形式很多一般有委托加工,劳务外包。委托加工又分为带料和不带料。
委托加工会直接将生产过程转移到供应商那里,生产完成后验收入库。外包的费用既加工费,一般按量计算。计量一般根据合同确定的加工费计算标准计入企业生产成本。
劳务外包一般是供应商派人到自己的生产现场进行作业,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务派遣。外包费用一般与人数和劳动时间有关。生产性质的计入人工成本,其他性质地计入管理/销售费用。
Q2:央企劳务派遣比例有多高?原因是什么?
针对题主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国务院有关劳务派遣的具体规定,已经明确做了说明,只能占该企业总人数的10%!因此不存在央企劳务派遣工比例多高的说法,至少从法律层面上,已经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
尽管国家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在执行。因此在现实的工作中,可能会有较大的出入,这才让题主产生这样一种疑问。
造成现在很多的央企,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从多角度来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所导致。
一、从客观上来说,劳务派遣可以降低央企劳动力支付成本,从而获得较好的利润价值。
因为劳务派遣用工,只是用人单位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不与劳动者发生直接的关系。
而且用人单位对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往往是直接与劳务公司谈判,不会与劳动者直接谈判,这就为用工单位故意降薪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合同制正式工比派遣工工资较大出入的根源所在,当然那些计件制用工除外。一旦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谈好工资待遇,哪怕是比正式工少很多,派遣工也只有接受前往用工单位工作,如果拒绝接受,则往往会遭到劳务公司解除合同!
所以,通过情况下,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约占用工单位正式员工的一半左右,这无形之中为用工单位节约了一大笔劳动力成本,便会提高用工单位的经济利润。
当然在年终奖金、福利待遇上,劳务派遣工也是无法与正式工相比的!有些有良心的企业还会象征性的表示表示,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不会考虑的,这无形之中派遣工又为用人单位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派遣工干着正式工的工作,却拿着低得多的工资待遇,甚至是干着最辛苦劳累的工作,也往往是正式工最不愿干的工作!
二、从企业管理来说,劳务派遣方便央企对劳动者的管理,没有合同工的那些管理风险。
简单一点讲,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了劳动合同,那用人单位是不能随便解除劳动合同的。
即使劳动者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问题,只要不大,未给公司造成什么损失,通常说用人单位也只能是处罚一下了事,可能存在一些管理上的不便!
如果是劳务派遣工,则完全是不一样的!只要在用工单位不认真工作,或者是不服从管理,只要稍有差错,用工单位则立即便可以此为由,将派遣工打发回派遣公司停止使用,也不必为劳动者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合同工,则有是不一样的处理解决了。
对于几万人的央企,如果都是采用合同工,那一旦要解除合同,对于央企来说那将是一笔非常惊人的劳务成本支出。
所以,劳务派遣工在用工单位中,其实是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往往会处在一个任人宰割处理的弱势地位!这也是我们现实社会中在用工时,不容忽视的一种现象!
三、从法律执行角度来说,由于国家相关法规与政策的落实执行不到位,助长了一些央企的不良行为。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工时,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其中国务院有关条例明了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正式员工的10%!而且派遣工用工只能是临时的,通常为3个月,最长为半年!
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用工单位,都是以派遣工来替代正式工,而且还是长期干着正式工的工作,却没有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处罚。
一则是因为国家执法机关人力物力不足,无法实现对所有企、事业、机关单位进行逐一的用工检查。二则是因为劳动者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不懂得和善于为自己维权,相应执法机关也无法及时得知准确的违法信息,使得违法企业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三则是国家相关法律对违法处理的力度不够,无法对用工单位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这无形之中,都会让那些原本不想采用派遣工的用人单位,也纷纷效仿,减少合同制用工,增加派遣制用工!
想要真正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执法机关加大执法检查,同时加大违法处理力度,增加企业违法用工的违法成本,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震慑效果。
四、央企本身的光环效应,吸引着众多的劳动者。
客观的说,央企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企业名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种非常强烈的吸引力。
因此在每个劳动者的心里,都会相信央企是会善待他们的。正是众多的劳动者怀着这样一种信任的心理,纷纷投入央企的怀抱!
有的劳动者只要能够进入央企,都觉得是一种荣耀,哪里管他是什么合同工还是派遣工!
客观的说央企的劳务派遣工,比起社会上那些私有企业,或者是小型企国有企业的劳务派遣工,还是占据着不少的优势条件!
至少他们在薪资待遇上肯定是比其他的劳务派遣工要高得多,基本的五险,也是能够有保障的,尽管与央企的正式员工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依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当今的劳务市场,最不缺的就是劳务派遣工。这无形之中也加剧了众多的劳务派遣工纷纷涌向央企。
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导致央企劳务派遣工比例较高的原因。
“同工同酬”是劳务派遣工最大的心声,可现实工作中,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坚持同工同酬的劳动原则。它成了一道阻碍劳务派遣工的“铜墙铁壁”,硬生生的将劳动力市场划分成了一个不平等的“369”!制造出众多的对立矛盾,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劳务派遣制是否也到了该好好整治的时候呢?
当然以上的建议,仅供参考。如果有任何不对之处,请多多批评与指教。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Q3:劳务外包工的养老金由自己的工资中扣除,但用人单位的怎么算
社保由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五项社保的具体缴费比例各地有所区别,但大致分别为:
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
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
你好!
嘴上说涨工资,国企和公务员是实在涨工资,农民工打工有几个老板会按标准给农民工,给农民涨养老金是正事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Q4:劳务派遣用工新规定,用工比例不超过10%,求指导。。
对于劳动者来说,自然是希望可以转为合同工。但是如此做的话,对于企业有两点难题:
1、1200人全部转正,人力成本会大幅提升。单位能否长期负担这么大的人力成本增幅,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1500人中,哪些人转正,哪些人继续走派遣
而如果单位直接将1200人辞退的话,只需要一次性负担一定数额的补偿金即可,在经济上不会有什么压力。但是一次性清退1500人后,还有没有人干活,由此是否会造成产能下降及进度的降低,也是要考虑的
所以我建议,你们划定一个转正的比例,在1500人中进行考试。考试前多少名可以转合同工,再多少名可以保留派遣工继续工作,剩下的辞退,给予一定补偿
Q5:劳动法对人力资源外包员工比例的规定是什么
现在没有明确规定 貌似以后是不超过正式员工的10% 我觉得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