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的分录怎么做(个人到税局代开的劳务发票如何做分录)
内容导航:
Q1:单独在工会报帐开劳务费怎样做分录
如果工会有经费,借 工会经费
贷 现金
新税法规定工会经费是按工资总额2%计提。
劳务费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所以,劳务费不计提工会经费
Q2:个人到税局代开的劳务发票如何做分录
个人到税局代开的劳务发票的分录是:1、收到劳务费收入:借:现金百(或银行存款),贷:度其他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2、发生的劳务费支出:借:其他业务支出或是营业务成本,贷:银行存款或是应付工资等。3、提税金:借: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增值税、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劳务发票指服务业统一发票务的应税项目一栏写明的是“提供劳动”。个人到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是个人主动到税务机关纳税同时税务机关给予开具发票,凭发票就可到支付单位领取报酬。
参考资料:劳务发票 劳务费怎么入账?
Q3:劳务公司收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一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劳务服务收入
至2008年底项目进度=126/360=35%
确认收入=400*35%=140
确认费用=126
至2009年底项目进度=315/360=87.5%
确认收入=400*87.5%-140=210
确认费用=315-126=189
2008年:
1、2008年3月30日,甲公司预收乙公司支付的项目款170万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70
贷:预收账款 170
2、2008年底确认收入、费用
借:劳务成本 126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6 (假设主要支出是员工薪酬)
借:预收账款 1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6
贷:劳务成本 126
Q4: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怎么写会计分录
企业对外提供劳务,如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应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结
转的相关成本应作为主营业务成本处理;如属于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收入
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结转的相关成本应作为其他业务成本处理。
具体的会计分录要分别“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还是“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两种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销售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尚未收取的款项记入应收账款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Q5:公司付个人劳务费怎么做分录
法律分析:个人劳务费具体的做账分录如下:
1.支付个人劳务费:借记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成本,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工资。
2.支付时若需要记提税金:借记其他业务支出或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增值税并贷记其他应交款个人劳务费。
公司给个人付劳务费记账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去处理。
支付外单位人员的劳务报酬分录是:
借:应付职工薪酬-劳务费;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同时,结转费用,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劳务费或者销售费用或者营业成本,谈兄根据该项劳务的性质;
贷:应付职工薪酬-劳务费。
发放给个人的劳务费应该取得合法的发票入账。
支付劳务费属于支付劳务报酬,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该人员不属于企业的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只是由于该劳务而发生的。由于该个人提供的是独立劳务,因此应纳营业税及相应的附加税,并由企业代扣代缴支付的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按劳务报酬的计税标准。而工资属于企业职工的薪金报酬,个人所得税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带基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蠢侍谨案。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