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计算公式器(怎么计算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
内容导航:
Q1:关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每次劳务报酬不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800元的费用;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以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5万元的部分,按照30%的税率缴纳;超过5万元的部分,按照40%的税率缴纳。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某设计师一次取得收入6万元,超过4000元,所以减除20%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在2万元至5万元的按30%的税率缴纳。计算时扣除2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所以答案上写的是60000*(1-20%)*30%-2000=12400元。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后劳务报酬 = 税前劳务报酬 - 应纳税额
计税依据:
税前劳务报酬不超过4000元时,计税依据 = 税前劳务报酬 – 800;
税前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时,计税依据 = 税前劳务报酬 × 0.8。
Q2:劳务费税后60000,税前是多少?公式是什么?
计算依据:国税发[2000]19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对应税率表的通知》 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含)不上税; 2、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800元至4000元(含)的,扣除费用800元,税率为20%; 3、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至250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 4、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30%,并减2000元速算扣除数; 5、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625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40%,并减7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根据以上方法,算得您税前是98529.41元。 计算公式:解方程 x-[(x-0.2*x)*0.4+7000]=60000 其中x-0.2*x为扣除20%的费用,之后再乘以税率,即为你需要交纳的劳务税,再加上7000元的速算费,用税前费用x减去这个总数,为60000,解此方程0.68*x=67000,即可得。
Q3:怎么计算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
1、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2、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稿酬所得税率20%
4、稿酬所得个税计算:
第一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应
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 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所得税额=每次收入额×(1 - 20%)
第二步:明确税率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税率是14%,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
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
劳务报酬和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个税管家app上都可以计算,操作也简单的,你可以使用试一下。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再按照20%的税率计算,如果一次收入畸高,还要加成征收:一次收入在2万以上5万以下的部分,按30%征税;超过5万以上部分,按40%征税。
为了简便计算,引入速算扣除数概念。
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00×(1-20%)×40%-7000(这个7000就是速算扣除数)
=313000元
Q4:安装劳务费收入怎么计算
先由业务部门核定工作量,进行工作量结算,根据结算的工作量*单位工资,及相关的费用增减项,确定最终劳务费用,以该费用计入营业收入,相关的税费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今天没收入?
汇算清缴是按年计算的,今天没收入不代表全年没收入。
会计代理费200元,说明支付的不是员工工资,这种情况需要提供劳务费发票入账,否则该笔费用不允许税前列支,要做调整。但如果你是说全年都没收入,那调整后应税所得仍然为零,是没有问题的。
Q5:劳务费计算方式
法律分析: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
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乘以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乘以(1-20%)乘以2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