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税税率2023税率表(劳务费的税率是多少?)
内容导航:
Q1:劳务报酬税率
一、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1、劳务报酬 按次计算,800以下免税,800-4000 扣除800后20%计算4000以后扣除20%后再按照20%税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4、“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二、劳务报酬所得包括哪些
劳动报酬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这些所得如果是以工资、薪金形式从其工作单位领取的,则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不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即个人与被服务单位发生直接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个人与被服务单位没有稳定的、连续的劳动人事关系,也没有任何劳动合同关系,其所得也不是以工资薪金形式领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Q2: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
现在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Q3:劳务费的税率是多少?
个人劳务费的税率20% ,超过4000定率扣除20%,低于4000定额扣除800元。 企业的劳务费税率5%,加上附加税,共5。5%
按交通运输业征营业税,税率3%(上海除外)。
现在税务机关去开票,按月的一个人20000以下免税
Q4: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也即收入额,应当在收入的基础上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二)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
级数 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3000元 3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三)劳务报酬所得因其一般具有不固定、不经常性,不便于按月计算,所以,规定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考虑属地管辖与时间划定有交叉的特殊情况,统一规定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内的一个月内的劳务服务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则应分别计算。
上述劳务报酬所得中的“同一项目”,是指劳务报酬所得列举29项具体劳务项目中的某一单项,如果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按不同的项目所得定额或定率减除费用。
(四)此外,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对中介人和相关人员取得的报酬,应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
Q5:我国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2000
800
2000
起征点变化以后,税率和计算方法保持不变,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没有变化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我国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2000元开始不包含2000元
纳税人每个月工资扣去免征额,包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公积金,以剩下的应税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月应纳税税额=(月应税工资-个税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单位/元)。
假设某纳税人月应税工资为3000元,当个税免征额为1600元时,他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1600)×10%-25(速算扣除数)=115元;当个税免征额为2000元时,他每月应缴纳税款(3000-2000)×10%-25=75元,每月少缴4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我国劳报酬现行起征点是800元。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