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如何规避风险?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工在一个单位工作满10年也就转正了吗?
劳务派遣工在一个单位工作满10年也就转正了吗?
这是个人的一个误区。《劳动合同法》里边确实有一个关于十年的情况。
《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如果职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单位不得拒绝。即使不签,也视同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
另外,还有一个15年的规定,如果一个职工在一家单位工作满15年,距离退休还不足5年的话,用人单位不得以经济性裁员和非过失性辞退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这也有效的保证了老年职工的权益。
劳务派遣用工,说实话不是这个单位的职工。你在这个单位继续工作满十年,如果你中途换了劳务派遣公司的话,一样是没到十年。如果是单位有这样的规定,可以转为正式职工自然很好,可是并没有法律的强制规定。甚至有的职工因为年纪大了,可能会被退回劳务派遣公司转为其他工作
劳务派遣用工强调的是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岗位。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数量不得超过10%,不得跟其主营业务有关。很多单位不符合这些条件,还是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劳务派遣用工,说实话,员工的忠诚度较低,归属感不强,甚至从身份上讲就对这个单位有不平等感。没有听说哪个单位的正式工待遇比劳务派遣用工还差的。
不过大家要清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主要负责维护职工的权益,如果企业不符合规定使用劳务派遣职工,他们会依法责令企业整改。大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举报,全国的统一电话是12333。
只要去做了,就会对社会纠正一些歪风邪气起促进作用。很多情况,劳务派遣的壮大,也是我们职工把他们惯的,忍气吞声太久了。
职工必须要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我们打工的仍然也是企业的主人。
大家加油。
Q2: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如何规避风险
单位能够依据办法规定顺畅开展工作。同时,要明确派遣制员工在岗工作期间的任务、任务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应尽职责及岗位对其知识与技能要求,要对派遣员工的工作进行客观考核和评价。对有专业技能持证上岗要求的岗位,要确保通过考核取得相关证书后方可上岗。在业务管理中,为规避风险,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拟制相应的规定办法,明晰岗位规范,强化措施监控,及时发现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将风险控制关口从事后向事前转移;必要时,可根据岗位目标完成等考核情况,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建立派遣员工使用退出机制,以保持员工队伍的活力,逐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三、落实薪酬经济待遇,施行统一分配体系在薪酬管理上,要破除工资分配中的“二元”结构,积极制定符合、贴近自身实际、激励有效的制度办法,在考核、效益的前提下,努力体现同工同酬管理理念;根据劳务员工年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项指标完成情况,形成梯形结构的多层级的管理架构,所处层级不同,对应的待遇也不同,使劳务员工的努力付出与所得得到适当匹配,促使其干活有动力、努力有劲头、工作有方向。同时,要落实劳务派遣员工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将劳务派遣员工纳入统一的福利管理,以人为本,一视同仁,为之提供同等的、充分的保障。
四、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畅通渠道,制定吸纳劳务派遣员工转为劳动合同制员工的制度。对工作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符合用人要求的劳务派遣员工,积极创造条件,将其有计划地转为劳动合同制员工,实现身份转换,增加其对自身未来发展空间的展望和信心,并予以正常的晋职、晋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高凝聚力。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具有法定条件的前提下,用工单位可以向劳务派遣公司退回派遣员工。业内将此退工方式称为法定退工,或者叫单方退工、单方面退工。因为此类退工行为用工单位只须通知劳务派遣公司和派遣员工本人,而无须征得两者同意。
但是,用工单位单方退工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并且要有法律证据,否则极易引发劳动纠纷致用工单位于被动尴尬,甚至导致最终作出赔偿或者撤销收回退工通知。
用工单位在退工行为中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收集证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有八种情况用工单位可以单方退工:
1、派遣员工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派遣员工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
3、派遣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工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派遣员工同时为其他单位服务,严重影响本职工作并拒不改正;
5、派遣员工在签订合同中的存在欺诈现象;
6、派遣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派遣员工非工伤的身体原因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8、派遣员工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用工单位想要证明派遣员工具有上述情形,就必须收集足够的证据。特别是违纪退工,更须按照程序收集法律证据。对派遣员工平时经常性的违纪现象,要有所在部门做好管理台账记录。
严重违纪现象,则必须指定专人向违纪派遣员工本人询问相关情况,做好谈话记录并由派遣员工本人签字确认。如果违纪派遣员工不愿意接受谈话询问,或者拒绝在谈话记录上签字,那么就应该让本人写出检讨书,或寻找知情者做好谈话记录。
收集证据是用工单位单方退工的法定程序,没有证据支撑的单方退工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派遣员工本人签字确认或者有足够旁证材料证明的严重违纪行为事实,是违纪退工的必要前提。
协商退工如果用工单位想要单方退工,而又无法收集足够的法律证据,那么还是建议采取协商退工方式。协商退工安全稳妥,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如违纪派遣员工本人拒不接受谈话或者拒绝签字,或者明知派遣员工严重违纪而又找不到旁证,或者派遣员工多次违纪但很难界定为严重违纪等等,还是应该与派遣公司及员工本人协商解决退工事宜。
如果说劳动合同法对用工单位单方退工是否需要提前通知,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话。那么提前30天通知或者支付代通知金,则是协商退工无法绕过的法定程序。
Q3:报道称部分国企生产一线出现用工荒现象,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愿去劳务派遣岗位?如何缓解这一现象?
第一:国企工人的工资太低
第二:没有社会地位,在单位,中层干部不把工人当人看
第三长期加班连个加班费都不给。
提高工资待遇,尊重工人的人格
Q4:中国银行派遣工作是怎样的?
中国银行派遣是指不是直接和中国银行签合同,而是和劳务公司签合同。
1、派遣工作有保险,但待遇和福利一般为正式员工的一半左右。
2、工作性质除了待遇跟正式工不一样,其他没有什么不同。
3、岗位不会经常变动。
在银行工作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工作时长,劳务派遣又是跟第三方签订合同,转正其实是比较困难的,这里面有很多的道理。劳务派遣对女生来说,可能相对稳定些,
派遣是让我大开眼界的一个方式。。。不知道谁想出来的。。。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剥削。。。虽然不是中行,但是估计这行业里的都差不多。。。
你会被签到某某人力之类的公司,然后干活是没问题和正式员工一起干,干的一点都不少,保不齐还多,但是会少拿很多钱,过节费之类的要么没有要么打个对折,而且就这样还不算,很多岗位都是只有正式工才能干,也就是说你不仅没有什么升职的可能性,连学别的岗位的东西的可能性都少。。。当然其实正式工也很难升职,可是对于这种基本纯属歧视的行为非常不理解。保险和公积金一般也有,但是少,因为底薪就少。
反正,如果确实一定的两年后能转正,还可以考虑一下,否则千万别去,你一定会伤心的。我们公司是个分行,前几年还招派遣,可是因为被总行政策卡死了转正的机会几乎没有,现在派遣的都辞职了一大半了,公司也不招了。。。
中国银行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稳定。
劳务派遣是不和中国银行签订合同的,也不算是临时工,平时待遇还是和其他员工差不多的,只是福利上要少很多。
说两年以后会有转正机会,前提是必须是本科以上文凭,且两年内你的业绩都表现良好。
5万元钱看觉得值不值了。
事实上,转正机会人人都有,但一般都得到三五年以后才能转正了。
最近中行招的劳务派遣员工很多,但转正名额却是有限的。
不过,要说工作环境和休息时间劳务派遣员工也是好的没话说的,其他一般的企业是没得比的。
Q5:派遣员工工伤要赔偿吗,工伤保险如何规定?
派遣员工如果是在工作期间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而受伤,应属于工伤,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