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税计算器2021(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内容导航:
Q1:个税计算方法?
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扣除基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九级超额累进速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元的 5% 0
超过500~ 2000元的部分 10% 25
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 15% 125
超过5000~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超过20000~40000元的部分 25% 1 375
超过40000~60000元的部分 30% 3 375
超过60000~80000元的部分 35% 6 375
超过80000~100000元的部分 40% 10 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 37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如果你这个月的工资是3000,那么你要交的个税就是=(3000-2000)*0.10-25=75
2009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说明:起征点变化以后,税率和计算方法保持不变,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没有变化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2000千元以上,开始承受个人所得税,千分之五的税率。
Q2: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5500-2000=3500,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是:15%和125,这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额为:3500*15%-125=400元;一次性稿费为12000,高于4000,减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为14%,这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为:12000*(1-20%)*14%=1344元;一次性设计费属于劳务报酬,4000<5000<20000,适用的税率为20%,所以这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为:5000*(1-20%)*20%=800元;利息适用税率为5%,则这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是:1000*5%=50元。
综上所述:当月张教授应那个人所得税额为:400+1344+800+50=2594元
根据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九级超额...稿费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1-20%)*20%*(1-30%)=1344 一次性设计费...
Q3:个税计算公式?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2000(9月1日后3500)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月1日后):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05 7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个人所得税分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中彩偶然所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奖)等等类别,算法各不相同。 其中,工资薪金类,3500起征,可以先扣除三险一金个人缴费,7级税率和扣除数; 年终奖的个税算法,因为比工资的个税算法优惠一些,全年只允许采用一次。
至于算法,楼上几位TX说得很详细了。也可以简单点,用WM 智 能手 机工具:《Smart个税计算器》,自动计算。 登 陆《中国 移动 MM》,或《中国 联通 沃商店》,搜:Smart ,上面有截图和更详细的说明可参考。
=== 如有帮助,希望被采纳。===
年终奖总额除以12个月的商数,对应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当月工资不足3500元的可以在年终奖总额中扣除再计算。
如:
10000元,对应税率为:10000/12=833.33元,税率3%,应交税金=10000*3%=300元
20000元,对应税率为:20000/12=1666.67元,税率10%,应交税金=10000*10%-105=1895元
30000元,对应税率为:30000/12=2500元,税率10%,应交税金=30000*10%-105=2895元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资工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2011年9月1日起,起征点为3500元)。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三费一金是指社保费、医保费、养老费和住房公积金 计算公式是: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注:①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②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4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3500元,则 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400-1000-3500=49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4900×20%-555=425元。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2011年 9月1日起执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X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按税率表的速扣数
Q4:关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每次劳务报酬不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800元的费用;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以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5万元的部分,按照30%的税率缴纳;超过5万元的部分,按照40%的税率缴纳。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某设计师一次取得收入6万元,超过4000元,所以减除20%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在2万元至5万元的按30%的税率缴纳。计算时扣除2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所以答案上写的是60000*(1-20%)*30%-2000=12400元。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税后劳务报酬 = 税前劳务报酬 - 应纳税额
计税依据:
税前劳务报酬不超过4000元时,计税依据 = 税前劳务报酬 – 800;
税前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时,计税依据 = 税前劳务报酬 × 0.8。
Q5: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所以王某2010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10万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100000-100000×20%=80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0000×20%+30000×(20%+20%×50%)+30000×(20%+20%*100%)=4000+9000+12000=25000元。
王某应纳税所得额=100000-100000*0.2=80000元
则根据个税法王某应纳税=80000*0.2+50000*0.2*0.5+10000*0.2*1=28000元
工资薪金缴纳个税所得适用的税率:(全部工资薪金扣除20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500元以下 5%
2.500-2000 10% 25
3.2000-5000 15% 125
4.5000-20000 20% 375
5.20000-40000 25% 1375
6.40000-60000 30% 3375
7.60000-80000 35% 6375
8.80000-100000 40% 10375
9.100000以上 45% 15375
计税金额=全部工资薪金-(社保+医保+失业险+公积金) -2000
应纳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年前:1.先计算这10000属于哪个税率水平
[10000-(1600-1400)]/12=816
800的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5
2.计算应交税额
[10000-(1600-1400)]*10%-25=955元
年后的我个人认为把10000/12,然后找出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就行了
因为年后的话,没有工资来进行比较,所以就省去这个环节额
10000/12=833 税率还是10%,速算扣除数还是25 ,10000*10%-25=9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