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税率表怎么算?劳务报酬税率速算扣除表?

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税率表怎么算?劳务报酬税率速算扣除表?

内容导航:

Q1: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750元至7975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9750元的部分  35  14750  二、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三、稿酬所得(优惠3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

四、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解析:国家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0%。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Q2:劳务报酬税率速算扣除表

应纳税所得额20000以下,税率20%,速算扣除 0 20000-50000 30% 2000 50000以上 40% 7000

举例说明:某明星演唱会,一次性取得劳务报酬收入60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

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实行加成征收。

(1)应纳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

(2)未加成应纳税额=48000*20%=9600元

(3)加成部分应纳税额=(48000-20000)*20%*50%=2800元

(4)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600+2800=12400元

为了简化计算,对加成征税采用速算扣除数法。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直50000元的,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0*(1-20%)*30%-2000=12400

Q3: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税率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税率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税率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税率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税率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税率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税率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税率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税率45% 15375

(注):

1、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2、 1300元(外籍个人4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

不含税所得额是指他人(单位)代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3、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故3000元完税325元;5000元完税625元;8000元完税1225元

例: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5800元-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1044元-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元=37.68元。比原来减少280.72元。

附: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叁仟元伍佰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Q4:个人劳务费税率表计算,如一次劳务报酬是35580元,应交劳务税多少?

应交个人所得税:35580×(1-20%)×30% -2000=6539.20元

个人劳务费税率表计算,如一次劳务报酬是8400元,应交劳务税多少?

Q5: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

分为三种情况,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详细请参照:http://tools.668city.com/tax/grsdsshuilubiao.htm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三)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