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合同制和编制的区别(在国企中正式工和合同工有什么区别?)
内容导航:
Q1:在国企中正式工和合同工有什么区别?
首先说,国企中已经没有正式工概念,主要有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制员工、业务外包制员工等几种用工形式。题主认为的所谓正式工,应该是指合同制员工,即:与国企之间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再缩小一点就是指,与国企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员工。在民间通俗称呼里,认为与国企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才是正式工,其他形式用工都是“临时工”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实行用工制度改革,打破过去的干部和工人两种身份,就是俗称的要破除身份界限、打破铁饭碗。无论过去的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统统改签劳动合同,开始交社保。当年的一直没有交社保的老职工,执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职工的工龄相当于缴纳社保年限,新员工则从入职起缴纳社保。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就执行合同制了,但是民间怀念过去的“职工身份”,习惯自称正式工。
现实中,现在还是有“身份”的,存在于人事档案里。比如说,以前的以工代干、工转干、干转工等身份依然保留在档案里,等你退休的时候,就知道它的威力了。
工人是男60退休,一线工人或者特殊作业工人,可能提前到55甚至50岁就可以办退休。女工人是55岁可以退休,一线工人或者特殊作业工人,可以提前到50岁或45岁退休。
干部身份的男人60岁退休,女干部55周岁退休,有的国企执行地方政策,女干部(有职称、有职务)的可以延长到60岁退休。那么,你原来的工人身份转为干部身份,能不能早退休或晚退休,都要根据你的档案和政策进行界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国企员工还是有身份区别的。
2000年以前的国企,还有许多用工身份,比如,干部、工人、协议工、集体工、大集体工、季节工、临时工等等。2000年后,逐步规范到只有三种用工模式: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制员工、业务外包制员工。它们之间的区别,那就大了:
一是正式工(合同制员工),属于企业的“自己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一般都是正规招聘、部队转业、地方派来的员工。这部分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人”,按照劳动法享受企业的所有福利待遇,包括工资、奖金、社保、福利,以及培训教育、文体活动、慰问、救助等其他待遇。有的大国企还有政策房、补充医疗、子女教育等福利。
二是劳务派遣制员工,不是企业的员工,但在企业工作,相当于“外人”常驻企业打工。劳务工是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劳务公司派驻到企业工作。企业给劳务公司支付劳务费(其中要约定工资、社保、管理费等)。但具体怎么发,有劳务公司发放。劳务公司出于获取利益最大化,可能要减少劳务工的薪酬和福利。
三是业务外包制员工,不是企业的员工,虽然在企业工作,等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比如,国企把自己的食堂作为一项业务,其中包含着用工、管理、设备、服务等业务进行打包,比如一年1000万元,整体外包给外包公司。员工招聘、薪酬和管理,均由外包公司负责,与国企没有任何关系。在国企眼里,食堂整个运行就是一个打包外包的业务量而已。
Q2:国企劳务派遣工真的那么差吗,工资保险待遇一样,可信吗?
派遣copy工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用工形式,你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而不是和你去工作的公司签订合同,所以严格的说你是不属于你上班的公司的,但是有些效益好的公司是会发放派遣工和本单位的职zd工一样的待遇,效益不好了话肯定优先原单位职工
肯定与区别的,而且区别很大,最好先自己试试,省的没去后悔,,呵呵
你好!
平时待遇相同,但是在用工单位辞退你时,用人单位又没有安排其他工作,用人单位只承担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Q3:在国有企业中正式员工与合同工.临时工的区别是什么
但在1995年随着贯彻《劳动法》实现了全员合同制。所以,不存在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的区别。应该说随着劳动法、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国有企业的职工只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区别。某些国有企业中存在有劳务派遣公司派出的劳务工。这些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前往百度APP查看
回答
您好,非常高兴为您提供服务!我是您这次的咨询顾问,[微笑]正在整理相关资料,请稍候[鲜花]
第一,现在只有正式工和非全日制用工。没有你说的临时工,正式工也就是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俗称小时工,不用签订书面;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举个例子“保姆”就是非全日制用工。
第二,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对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三个月以下的不能约定试用期;三个月到一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到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或者无固定期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总结一下,没有临时工说法;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这个是对双方权利的保障。
更多1条
Q4:我到青岛高新区一家企业入职(国企),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但发第二个月工资时,我才发现我的编制是派遣制。
就目前情况,你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要么就换单位。补充一下,你理解的编制可能是事业编制,这个不可能再有了,尤其是企业,肯定都是合同制的。实际上只要看到五险一金就知道不是编制内的,老编制内的是公费医疗,不需要保险,当然现在不会再有了,已经有的还面临被改制成合同制的风险。这是大趋势,可以不用管,也管不了。第二,就是你的具体问题了,派遣跟正式合同的有区别,按照劳动法里的一些规定,正式合同工仍然是不能随便解聘的,而且对于国企来说一般也不随便开人,特别是要成批的开人的时候是要报上去批的,要算各个领导的管理业绩的,大批量开人的话主管部门要受牵连。那么派遣制度出现了,因为不算正式工,只要企业和劳务公司达成协议,就可以把这一批人开掉,而且不算企业裁员,不用报劳动管理部门,不算地方失业率。所以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个好制度啊。所以如果这个企业效益很好,你们派遣制的和正式合同的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企业动荡了,首先失去保障的就是派遣工。另外职称什么的,国企自己可以评的,派遣的可能不能享受到自己评而要求外面公共评(这其实也不用太委屈,在外面评的人更多),升职的话,如果你工作很好真要升你的职,肯定就跟你签正式合同了。总之,正式合同的人得到明的暗的一些规则保障,但万一企业彻底垮玩完了,一样什么都没有。派遣只有一个不那么靠谱的法律保障,只要企业规模大效益好,和正式的没有什么区别,效益不好就先完蛋。
派遣和正式的区别的针对不同企业的
一般在升职职称之类的时候有要求的 派遣的一般不行
所以你还是问问你什么时候可以转正吧
派遣制员工是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合同里有,很容易看到的,只能说你签合同大意了
首先你要明确,目前的待遇满意不?满意的话,五险一金都有,那就继续干吧;不满意那就跳槽。你们的派遣公司没和你说明是派遣是不对的,但是这个问题你在签合同时就应该发现,就这个你也追究不了他们什么的。一般说来,派遣的和正式的是有差别的。
Q5:国企和事业单位为什么会存在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一种与现实用工不符的形式,与同工同酬背道而驰,大部分劳务派遣工的薪酬得不到保证或者说是不公平的待遇,是企业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降低用工成本,利益最大化,一种资本主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