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22个人所得税退税今日开始!超过6万不足12万退税吗?退多少?)

2022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22个人所得税退税今日开始!超过6万不足12万退税吗?退多少?)

内容导航:

Q1: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怎样算?

4000以下,扣除800后20%的税率,4000以上扣除20%后,也是20%的税率

4000以下,扣除800后20%的税率,4000以上扣除20%后,也是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地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报酬。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所应该缴纳的税款。

劳务报酬所得按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可以查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

Q2:劳务报酬个税计算问题

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因此,区别在于,公司支付48000元为不含税收入,因为,个人没有负担税款。而个人支付税款,其48000元收入为含税收入。所以说,个人自己支付个税计算出来的税额要小于公司代付计算出来的税额。

问题补充回答:不管你同意谁的观点,必须统一到税法精神上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6〕199号文件规定,“对于雇主全额为其雇员负担税款的,直接按国税发〔1994〕89号文件中第十四条规定的公式,将雇员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企业应代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国税发〔1994〕89号文件中第十四条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送你此文件链接:

http://202.108.90.146/guoshui/action/GetArticleView1.do?id=1214&flag=1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某员工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80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48000-48000×20%=38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8400×20%+(38400-20000)×20%×50%=7680+1840=9520元。

无论是单位代扣还是自己支付都应该是9520元

1、

你的工式是税后的金额,所以要先算到税前的金额,然后再上税,所以这个金额就大。

等于你拿到手的钱就是48000

2、

是税前的金额,你拿到手的钱是48000-9520

所以二者有差额。

计算依据不同吧.

公司是按不含税的报酬

个人支付的是按含税的报酬计算的

Q3:2022个人所得税退税今日开始!超过6万不足12万退税吗?退多少?

我第一次操作要补缴1900元的税,第二次操作要补缴497的税,第三次操作国家退给我1.97元的税,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道道,我来现身说法一下。

2月份的时候,在某个群里看到一个消息,说可以预约2021年的个税申报了。于是,我赶紧打开手机上的【个人所得税】APP进行了预约,并约到了3月1日,也就是昨天。

1、看看我的骚操作:如何把补缴1900,变成退税1.9元的

其实2020年个人所得税申报后,我还退了849元。所以今年,我对这件事比较积极,毕竟这是一笔意外的私房钱,也是国家给个人的福利。

当我点开【个人所得税】APP后,发现无论是从“2021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还是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这两个入口,点进去都可以退税,然后进入“标准申报须知”,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

在基本信息页面,需要核实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身份证号,汇算地中的受雇公司和主管税务机关。有的人可能在2021年有过更换工作单位的情况,一定要确认这一步的工作单位是当前受雇的单位。

确认了这些信息之后,进入下一步操作,我得收入这一栏的“工资薪金”如上图所示,有一行红色的小字写着“存在奖金,请在详情中进行确认”,这一步特别关键,这是在提示你,你的年终奖金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结算。

在进入“奖金计税方式选择”这一列中,有两个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和单独计税。具体选哪一个非常关键,因为直接关系到你,到底应该补多少税!

如果你选择“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意味着这笔奖金将和你的12个月的工资算在一起,按照最终的数字按一个税率进行征税;如果你选择“单独计税”,那么则和你的12个月工资是分开算的。

这里就出现了我开头所说的,当我按照“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时,发现自己要补缴1900元的个人所得税;而当我按照“单独计税”时,发现自己依然要补缴497元的税。

从1900到497,虽然数字减少了,但是仍然还得补缴近500元的税,为什么?我翻看了银行流水记录后发现,原来我在2021年1月时,有一笔公司发放的12000元年终奖金,同时在2021年的8月份和10月份,分别有两次提薪,这两次提薪的使我的工资在原工资基础上涨幅近50%。

所以,如果再加上年终的1.2万的奖金,以及一些其他渠道的奖金,那么全年的收入肯定超过了12万元,所以才出现了需要补缴税额的情况。

那么该怎么办呢?我想起来自己还从来没有进行过“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这其中的6项中,我符合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项。于是晚上回到家,我便开始进行这个专项的填报。

在填报之前,我自己臆想了下:比如我每月房贷3200元,12个月房贷总计38400元,房租一个月1600元,12个月总计只有19200元,赡养父母的话总计不到10000元,而另外三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我还不符合,所以便想当然的选择自己支出较大的房贷作为专项申报。

但其实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国家规定,房贷和赡养父母每个月最多可抵扣1000元,这个和你每个月实际支出的房贷及给父母的赡养费没有关系;而租房的则执行省会和直辖市每个月1500元。其它城市扣除1000元(人口100万以上),其他扣除800元(人口100万以下的)

所以这样算下来,我其实选择租房的话,会抵扣得更多,那相应的少缴纳的税会越少,甚至退的税会多一些。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一下,如果个人在个人的专项附加中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这6项中,尽量选择国家规定的每月抵扣多的门类,这样的话,可以多抵扣一些,算出来的应缴税额会少一些。

等我翻出了自己的预售购房合同和银行贷款合同,按照APP所需要的信息,填写了个人的购房合同编号、房屋地址、户主、电话等信息,银行贷款合同中的贷款编号、首次还款时间、还款金额等信息。

如此一系列操作下来,当我再次修改计税方案时,选择奖金单独计税,进入到“标准申报”时,发现页面的左下角显示:应退税所得额为1.97元。我在想如果按照租房的省会城市1500元来填报的话,是不是退税会超过10块钱?

在我自己一通申报下来,把自己原本要补缴1900多的税,改成了退税1.97元,瞬间觉得自己好像赚了1900元的感觉。

2、那么个人到底应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假如一个人年总收入是15万元,那么他的缴税方案应该是这样算的:

(1)150000-60000=90000元

这90000元属于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假如他每个月的房租是1500元,那么12个月总计为18000元。

(2)90000-18000=72000元

这个72000元在超过36000至144000元这个区间,那么他要缴纳的税为:

(3)36000×3%+72000×10%=8280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中收入为15万元,扣除你每个月1500元房租(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你需要缴纳8280元。

同理,如果你的专项附加中还涉及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房贷等,那么这些响应的扣除项也应该会在上述72000元的基础上再行减去,最后所得的数字在相应的区间范围乘以税率,得出最终应该缴纳或应该退还的个人所得税。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

应退或应补税额 =[(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 —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已预缴税额

注意,这里的最后一项“已预缴税额”指的日常工资和年终奖这两种平时发放后,已经扣除的个人所得税。

Q4:2022年个税缴纳标准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最新标准如下: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个人所得税一直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2022个税最新标准: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及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2022个税缴纳标准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Q5:急!!!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序号 劳务报酬收入额 纳税金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A<4000 A-800 20% 2 4000<=A<21000 A*0.8 20% 3 21000<=A<49500 A*0.8 30% 2000 4 49500<=A A*0.8 40%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