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分包模式成本计算特点是需对工人产能有准确?工程劳务分包会计处理?
内容导航:
Q1:分包方式
法律分析:分包方式按照类别划分为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劳务分包共13个类别);按照合同签订形式分为自由分包,指定分包和独立分包。
分包活动中,作为发包一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分发包人,作为承包一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是分承包人。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建筑工程分包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两类。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按照合同签订形式分为自由分包,指定分包和独立分包。劳务分包方式指自带劳务承包、零散的劳务承包、成建制的劳务分包。1、自带劳务承包是指建筑劳务分包公司将所承建的部分工程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交由本公司职工具体承包施工,该承包人自招工人。2、零散的劳务承包。指企业临时雇用,往往是为了一个工程项目而临时招用工人。3、成建制的劳务分包。是指以企业的形态从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处承包劳务作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二十七条 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第二十八条 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第二十九条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Q2:劳务分包合同价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劳务分包合同虽然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言较为简单,但其自身有一些特殊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3年8月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标准》范本的内容,结合承包人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的具体合同,劳务分包合同主要内容有:
(1)劳务分包人资质情况。
(2)劳务分包工作对象及提供劳务内容。
(3)分包工作期限。
(4)质量标准。
(5)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6)标准规范。
(7)总(分)包合同。总分包合同应供劳务分包人查阅,但有关承包工程的价格细节除外。劳务分包人要求可得到复印件。
(8)图纸,工程承包人应按合同约定向劳务分包人提供图纸。
(9)项目经理。要求工程承包人及劳务分包人都要委派驻工地现场履行合同的项目经理。
(10)工程承包人义务。
(11)劳务分包人义务。(这两项义务是合同的重心。)
(12)安全施工与检查。本范本约定的安全责任是过错责任。
(13)安全防护。这款指特定施工条件下,如:易燃、易爆地段、放射毒性环境中工作,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费用,该费用应由工程承包人承担,安全保护用品由工程承包人负责提供。
(14)事故处理。规定发生重大事项的处理程序及责任认定。
(15)保险。指双方约定,施工现场内的工程承包人方的人员,设备、材料等由项目承包人自费办理投保工作。劳务分包方的人员及自带设备(少量的、辅助的)由其自己投保。
(16)材料、设备供应,本条款体现着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特征。工程承包人应按照工程劳务分包人根据图纸的要求提供,分包人要妥善保管。
(17)劳务报酬:有三种计价方法:A、固定劳务报酬;B、约定不同工程劳务的计时单价,根据确认的工程量计算;C、约定不同工作成果的计件单价,按确认的工程量计算,在订合同时任选其一。还可以约定固定劳务报酬或单价调整的条件。
(18)工时及工程量的确认:采取固定劳务报酬的,不计算工时和工程量,根据工时或工作成果计算单价的,工程承包人应定时对劳务分包人的工时及工作成果及时进行确认。
(19)劳务报酬的中间支付。
(20)施工机具周转材料供应。
(21)施工变更。
(22)施工验收。
(23)施工配合。
(24)劳务报酬最终支付。
(25)违约责任。
Q3:工程劳务分包会计处理
1、取得收入计提应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工 ——营业税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贷 应交营业税
应交城建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2、次月初缴纳税金:借 应交税金
贷 银行存款
3、每季度根据所得税征收方式计算企业所得税 借 利润
贷应交企业所得税
工人在工地的伙食费,住宿费,记入应付工资薪酬——福利费,工资记入应付工资薪酬
借:应付工资薪酬——福利费
贷:现金
分配时记
借:工程施工
贷:应付工资薪酬——福利费
往来车费,工地的杂费记入制造费用
我们收到工程款怎么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按照进度结算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希望能帮到你!
Q4:会计计量的成本特征
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面:战略管理活动、管理控制活动和作业任务活动。 作业层成本是执行层面具体活动所引起资源耗用的一种货币表现。它表示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花费的代价,由于作业层关心具体作业的成本耗用,因此成本显现出具体性和短期性的特征。从理论上讲,作业层次的成本信息计量模式设计最为简单,可以按每一项作业活动要求对应纪录每一条成本信息。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作业层成本不仅要满足作业层管理需要,还要能够汇总生成管理控制层和公司战略层所需成本信息。因此,设计作业层成本计量模式时,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下,尽可能增加直接成本追溯方式、增加间接成本库数量、增加成本动因作为分配基础。降低作业层成本途径有二:一是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增值环节;二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直接成本耗用。作业层成本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实时性是它的生命,计算机 应用 可以大大改善作业层成本信息质量。作业层成本函数应该表现为一种较严格意义的线性关系。
未来成本计量模式应该能很好地反映三个层次成本计量的特征,能将三层次成本信息有机地统一在成本计量模式中。
成本会计的职责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数据正确可靠,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成本资料不能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水平,不仅难以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进行成本决策,而且还会影响利润的正确计量和存货的正确计价,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编制各种成本报表,可以使企业的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作为制订售价、作出成本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
(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优化成本决策,需要在科学的成本预测基础上收集整理各种成本信息,在现实和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生产每件合格产品所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最少的方案,使成本最低化作为制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为了优化成本决策,需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使之在处理每一项业务活动时都能自觉地考虑和重视降低产品成本的要求,把所费与所得进行比较,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成本控制,防止挤占成本。加强成本控制,首先是进行目标成本控制。主要依靠执行者自主管理,进行自我控制,以促其提高技术,厉行节约,注重效益。其次是遵守各项法规的规定,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营业外支出等挤占成本。
(4)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责任考核。成本责任制是对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和执行人在成本方面的职责所作的规定,是提高职工降低成本的责任心,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办法。建立成本责任制度,要把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层次和责任人,使职工的责、权、利相结合,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本相结合;各责任单位与个人要承担降低成本之责,执行成本计划之权,获得奖惩之利。
Q5:成本会计交互分配法的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是指会计期中将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期末先将这些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按照它们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这种分配法的特点是: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时也要负担相应的费用,每个辅助生产车间对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负担的费用要计算确定并人账。其核算过程可分两步:第一步,根据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作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分配。具体操作时:
第一步,将已归集的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交互分配
(1)计算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如下:
交互分配前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总数量
(2)进行交互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交互分配转出费用=本车间交互分配前费用分配率×本车间为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总数量
交互分配转入费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费用分配率×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供应本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总数量
第二步,直接对外分配费用
(1)计算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十交互分配转入费用一交互分配转出费用
(2)计算交互分配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如下:
交互分配后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为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总数量
(3)将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分配给其他各受益单位,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费用=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分配率×各受益单位受益劳务的总数量
进行两次分配,先按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交互分配前供水车间的分配率=135000/100000=1.35
交互分配前供电车间的分配率=84000/14000=6
供水车间应分入的动力费用=2000*6=12000
动力车间应分入的供水费用=10000*1.35=13500
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135000-13500+12000=133500
动力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84000-12000+13500=85500
交互分配后供水车间的分配率=133500/90000=1.483
交互分配后动力车间的分配率=85500/12000=7.125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