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专员工作总结?各位劳务派遣的朋友,来晒晒你们在单位的待遇呗?

劳务派遣专员工作总结?各位劳务派遣的朋友,来晒晒你们在单位的待遇呗?

内容导航:

Q1:在劳务派遣公司做业务员的前景和待遇怎么样?

目前国内劳务派遣公司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加上人力资本匮乏,劳动力短缺,以及为了规避劳动法,企业一般都需要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所以前景还是光明的。

机遇与风险同在。企业规避掉的风险都到劳务派遣公司了,所以需要劳务派遣公司具备更好的管理,法律知识、社保知识、成本核算、人力资源规划等等专业知识。

选择什么样的劳务派遣公司,除了看自己在里面做什么职务,还是要看公司的合法资质、注册资本、信誉度、领导人的理念等等。注册资本越高,抗风险能力相当大一些吧。

管理太滥的公司经不起几个官司的折腾倒闭啊。

劳务派遣本身业务还是不错的,公司发展的前景和公司管理有很大关系。

待遇问题,建议你向这些公司具体咨询。

希望对你有帮助

前景挺好,只是不知道你做好准备没有。一般的劳务工资不会太高但是自己的外捞会比较多一些,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

你好!

劳务派遣本身业务还是不错的,公司发展的前景和公司管理有很大关系。

待遇问题,建议你向这些公司具体咨询。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Q2:家里给找了劳务派遣的岗位,要去吗?待遇怎么样?

劳动派遣是一种最奇怪的制度设计。

什么叫劳动派遣?行政机关缺少劳动力,缺少员工,很多工作没有人做,但是又不能对外招工,公务员要经过考试,要经过录用,并且有名额限制,编制限制。

这时候就产生了劳动派遣公司,劳动派遣公司和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属于派遣公司的人,派遣公司就是一个中介机构,它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财产,也没有业务,什么都没有。

它和行政机关签订一个劳动派遣合同,需要大专中专的毕业生,什么专业的,行政机关和你谈了面试以后,由劳动派遣公司和你签劳动合同,你就到行政机关去工作。

但是工资只有公务员的1/2不到。但是做的工作是一样的,该加班还得加班。该写什么还得写。

能够用劳动派遣工的都是机关事业的部门,都是好单位。甚至有的医院都用劳动派遣工。他们都是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的,他们专业知识上没有问题,只是他们不能占编制。他们加班,工作都和正式工,是一样的,唯一就是工资只有一半,交五险一金!

它的好处就是签劳动合同有保障。和正式员工有区别,工作是一样的,待遇不一样,人家发年终奖金你没有,人家发绩效奖金你没有,人家有福利的分房条件你没有。

但是在现在找工作那么难的情况下,很多人做派遣工还是做了几十年。

但是这种情况,解除合同很容易,行政机关不用你了,其实合同就解除了。你的经济补偿由劳动派遣公司负责任,跟用人单位一点关系没有。

你要进机关,事业单位,考公务员多难啊。

但是被派遣进去就很容易。

只要那里的领导跟你谈了,愿意接受你,你就去了,但是性质就是派遣工,有些还要凭熟人介绍。

派遣工的产生的根源。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很多单位要招一个工,必须要签合同,不签合同就违法,但是很多单位又不愿意招一个签劳动合同的工人,因为要承担五险一金,他们又要用工,又交不起五险一金,不签合同也又违法。

解决的办法就是劳动派遣公司的产生,和劳动派遣公司签合同,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分开。

劳动派遣公司用人不用工,用工单位用工不用人,规避了劳动合同法的制约。

解决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招考的。限制,在不超过编制的情况下,可以用很多的人,比如说派出所的协警,法院的书记员,甚至城管也用派遣工。

Q3:各位劳务派遣的朋友,来晒晒你们在单位的待遇呗?

我在中部地级市市直单位,我们单位就有5个劳务派遣人员,主要负责档案整理、卫生清洁、保安执勤等工作!下面直接上干货数据!

①负责档案整理的2人,女孩子,本地人,大专学历,在我们单位属于劳务派遣最高级别,全年工资待遇为4.5万元(包括五险一金),据说到手3080元,公积金双边220元,没有其他额外补贴和补助。每年可以按照在单位工作年限休假,不满10年工龄的休5天,10年以上的休假10天。

②卫生清洁的1个阿姨,在单位干了15年了,没有什么文化,劳务派遣级别最低,全年工资待遇为3.6万元(包括五险一金),据说到手2680元,公积金双边180元,没有其他额外补贴和补助。每年可以可以休假10天。

③安保执勤的1个大哥,49岁了,在单位干了5年了,退伍军人,劳务派遣级别中级,全年工资待遇为4.2万元(包括五险一金),据说到手2970元,公积金双边190元,没有其他额外补贴和补助。每年可以可以休假5天。

当然,在过年过节时,单位办公室会适当发放一些慰问品给这些劳务派遣人员,但肯定没法和正式在编人员相比。这些劳务派遣人员,大多都是本地人和年龄相对较大的,年轻一点的也有,但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辞职不干,主要还是因为工资待遇低。

Q4:事业单位招的劳务派遣工待遇那么低,为什么还有人挤破脑袋要去?

想听真话吗?

1、好面子。体制单位的金子招牌,对很多人有莫大的吸引力,不管是不是正式工,能够置身其中,对于一些人包括他们都父母都是一种心理暗示,象征着地位,图的就是出去报上名号“我在某某单位上班”的满足感。至于是不是在编人员,只要自己不说,谁知道呢!

2、图稳定。也可以说是懒,不想奋斗,习惯安逸,体制单位的稳定性刚好符合他们的心理条件,因而对体制单位趋之若鹜,竞相报考。哪怕考不上,干临时工也在所不惜。

3、没本事。很简单,有专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早找到好工作或者赚大钱去了,谁会去干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工资、被正式人员看不起、受屈了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强装笑颜的临时工,心甘情愿去当体制内的“二等公民”。说到底,还是高不成低不就,没有足够的硬实力支撑自己做更多的选择。

4、就业难。形势好的时候,就业岗位多,还可以有选择。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趋紧,稍微好点的、稳定点的岗位一个个都成了香饽饽,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谁都想去试一试,不管是长久考虑还是权宜之计,客观上加剧了体制单位及其相关岗位的热度。越来越多人涌现体制单位,竞争不激烈才怪。前不久本地一个城区招社区干部,以前类似的岗位最多只能吸引本地一些人关注,这次居然招来了很多外地的大学生,从侧面也印证了当前趋紧趋难的就业形势。

5、为过渡。不可否认,选择在体制单位干临时工的,多半是为了过渡,一方面可以解决就业,不至于吃饭都成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岗位历练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公考或事业单位考试作铺垫,增加上岸的成功率。

6、无所谓。也有部分人家庭条件本身比较好,房子车子家里都准备好了,缺的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有没有编制、工资高低无所谓。当然他们大概率也考不上,因而只能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临时工。这部分人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时聘用人员、劳务派遣岗位招聘的紧张形势。

千人千面。有时候很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那么执拗,宁愿待在体制单位干临时工,拿着那么低的工资坐吃等死,也不愿去外面闯荡一番,为自己活一把。这就像我们不理解一些精神小伙宁愿当保安并且一干很多年是一个道理。这个社会是多面的,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不可能人人都在同一个立面。只要自己认同这个岗位,谁也说不上什么。理性对待吧。

Q5:现在单位的劳务派遣员工越来越多,且工资,福利差,怎么破局?

劳务派遣剥夺了工人的很多合法权利,工人变佣工,受到了再剥削,做同样的事不能享受同等的待遇,国家政府机关应该进行整治劳务派遣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