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劳务派遣有机会转业编制吗?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工可以转为用人单位正式工吗 我可以提交一个转正申请试一下吗 就是不知道怎么写
劳务派遣工的人事关系不在用人单位,不可以转为用人单位的正式工.
没钱没人脉根本就没有转正的机会,有时还落的个职位不保
Q2:请问在单位干几年劳务派遣就能转正了
工作表现好,身体健康的在岗劳务派遣人员(限公司引进的专科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属改签直接用工的范围。
(1)连续与公司签订两次劳务派遣合同,期满的。
(2)在技术员以上管理岗位工作的(以聘任时间为准)。
(3)连续4年考核结果均“优秀”的。
(4)获得集团公司年度首席管理者、首席业务能手、首席员工、总经理特别奖或连续三年获得集团公司年度优秀管理者、优秀业务能手、优秀员工的。
(5)获得市及以上个人荣誉称号(劳模、标兵、五一奖章等)的。
(6)参加职工技能竞赛,个人获得大工种前三名(录取名次五名以上)、小工种前两名或连续三年获取名次的。
(7)参加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个人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的。
(8)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
商周详诚回复您:
劳务派遣员工和公司正式员工的雇佣方式不一样。
正式员工跟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派遣员工跟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派遣公司再跟用人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所以,一般来说不存在派遣员工转正的可能。
想成为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必须先解除跟派遣公司的合同,然后再和用人公司签劳动合同。
你说的劳务派遣转正是合同从试用期转正还是从劳务派遣员工转为正式员工?
如果是劳动合同的使用期,一般是1年合同一个月试用期,1-3年合同三个月试用期,3年及以上合同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合格就应该转正。
如果是劳务派遣员工转为正式员工,这个得看企业的规定和当初协商结果了,有的人干一辈子也不能转正,有的人人际关系处理的比较好,而且有能力,可能单位会给你办理正式员工手续
Q3:已解决咨询:劳务派遣能转成正式的吗
首先应当说明现在没有正式工的说法,都是合同制性质。你的单位是劳务派遣单位,派到其他单位进行工作,也就是说你和所在的单位没有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只是和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合同期限的长短可以自由约定,符合条件的可以按无固定期限的合同,也就是你所理解的正式工。
Q4:劳务派遣合同转正,劳务派遣是临时工吗?能转正吗
劳务派遣就是临时工一种,是不能转正的,一定要辞职后自己到企业面试才能做正式工,劳务派遣一般是从企业接单,比如13块一小时,会你们11块一时间,从中收取2块一小时的利润,企业也不可能给你直接从劳务派遣转到合同正式工,因为企业和劳务派遣双方都签有合同的,
首先要说明现在在法律上是没有“临时工”这个定义的,全员合同制。劳务派遣也是要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对于实际工作的单位来说,派遣工和有编制的正式工待遇又不一样,相当于是临时性质的。
Q5:劳务派遣有机会转业编制吗?
劳务派遣制是舶来品,主要目的是代替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减少资金和管理成本。以前主要在企业中运用,后来随着机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大量辅助性工作社会化,比如打印、司机、维系等,以及控编缩编的需要,机关事业单位开始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充实岗位力量。劳务派遣逐步在体制内盛行。
机关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有三个明显特点:
第一,由地方财政通过购买服务实现。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普遍不具备营收能力,招聘劳务派遣人员的经费必须由地方财政列支。因此,各单位如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首先必须向财政和人社部门申请,经核定人员经费和名额后,才能对外公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劳务派遣及其他合同制人员原则上不能超过在职在编人员的10%。
第二,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机关事业单位核定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基本上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外加少量补贴组成,这部分费用支付给劳务派遣机构后,劳务派遣机构相应也会扣除部分作为利润,实际上发放到劳务派遣手上的不多。相当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待遇经过了两次”压价”,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人员本身是为了节约开支,能够提供的经费本身不够,再经过劳务派遣机构的抽剥,更加少的可怜。相比正式在编人员,劳务派遣人员最终拿到的工资待遇最多不及一半。
第三,没有编制缺少归属感。劳务派遣人员虽然人在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却是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的,实际上与用人单位没有丝毫关系。加上没有编制,不能转正,也不能提拔,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前途和钱途,劳务派遣人员的归属感、事业成就感普遍偏低。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劳务派遣人员努力点在国企还可能转为正式工,在机关事业单位根本没有机会,想转正入编,唯一的途径只有考试。
总的来说,劳务派遣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辅助用工方式,以后还会长期存在,这是由当下体制环境决定的。在机关事业单位干劳务派遣,工作环境比较好,方便了解体制生活,有时候也有点小面子,这是劳务派遣的优点。但也仅限于此。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职业,没有任何成长优势可言,出于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虑可以作为过渡,长远来看并不适宜久干。个人但凡有点事业心,都不建议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