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辞退通知(关于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的赔偿问题)

劳务派遣工辞退通知(关于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的赔偿问题)

内容导航:

Q1:劳务工被辞退应该向谁要赔偿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赔偿金应由劳动派遣单位支付。

劳务派遣员工与一般劳动者一样,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被用人单位辞退,都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Q2:劳务派遣员工被用人单位解雇是怎么补偿

劳务派遣的员工与劳务派遣的公司双方签订相关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是能得到赔偿的。劳务派遣员工与一般的劳动者是一样的,如果劳动者没有出现过错却被用人单位辞退的话,都是需要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会出现以下这三种情况,当事人可以对照自己是属于哪种情况,是否应该为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向有关机关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对其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认定用人单位的行为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该向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也就是每工作一年向其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2、如果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其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相关规定的,应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就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去通知劳动者需要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还需要对其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法律依据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或者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Q3:关于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的赔偿问题

1、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所以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1、按劳动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你首先必须知道“劳务派遣协议”的相关内容,按规定协议中有岗位、工资、期限、违约责任等约定。

2、用工单位无故辞退你,属于违约行为,由此造成的后果,即违约退回到派遣单位,甚至造成劳动合同终止,应该赔偿的所有费用应当按“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的违约方承担。

3、“劳务派遣协议”违约及责任追究,你不用管,你只须关注你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中也应该约定了劳动合同期限,你可以就用工单位违约辞退为由,向劳务派遣单位提出要求支付有关补偿费用。

4、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5、劳动仲裁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仲裁申请的“被申请人”应该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可作为应负连带责任的第二被申请人参与仲裁,也必须执行裁决书裁定的意见。

6、你的仲裁申请和法律依据充分,仲裁程序合法,应付给你的经济补偿金一定能拿到,最后应该由用人单位支付。

Q4:我是劳务派遣工,工作7年了,合同18年年底到期,现在用工单位要辞退劳务派遣工。可以要求经济赔偿吗?

可以要求经济赔偿。经济赔偿按照劳动者在此用人单位工作每满一年,用人单位则需按照劳动者一个月的薪资标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若劳动者并未存在严重违反用工单位制度或给用工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无故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均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且要向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劳务派遣员工与一般劳动者一样,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被用人单位辞退,都是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取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形: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第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或者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Q5:劳务派遣员工被开除退回原劳务公司可否申请赔偿问题?

用工单位无法定理由,不得将员工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在员工无工作期间,应支付当地最低公司标准的工资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12-20条

要,被开除有被开除的原因,只要达到条件就可以开除了,不必支付赔偿金的。 程序是在开除以前十五天内厂里口头或者书面通知劳动者被辞退(也可以说是开除),到期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中止。这就是程序。 当然打工仔是没有条件和老板谈条件的,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洁身自好一点,没有哪个老板不喜欢的。 以下是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不是法定的不能够解除,当然可以要求单位补偿。 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几种情形: 1. 不得解除: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可以解除: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发生,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 通知解除: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1) 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 4. 经济性裁员 经济性裁员条件: 确需裁减人员; 第二、提前30天向工会/员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第三、向劳动行政部分报告。 目前,北京劳动部门尚没有批准一家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现在公司裁员,通常是用与员工协商方式进行的。 特别提醒 1) 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2001年10月1日起,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将免征个人所得税。 2)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3)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