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如何来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内容导航:
Q1:施工组织计划书
8.3应急小组职责
8.3.1.当施工现场发生各类事故时,应急小组开始启动;
8.3.2.工区负责人应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扑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8.3.3.疏散人员,抢救伤员,转移贵重财物;
8.3.4.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补救各类事故;
8.3.5.划定警戒范围,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8.3.6.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8.3.7.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8.4应急小组成员分工
8.4.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应急小组领导工作;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扑救各类事故;向技术二科、安调中心汇报各类事故情况。
8.4.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扑救各类事故;协助调查各类事故原因。
8.4.3.组员职责:
①负责检查督促落实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隐患的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事故原因调查完毕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做好复工前准备工作。
②负责机械伤害事故隐患的检查、落实预防措施工作;
③做好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若发生事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对食物中毒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④收集整理各项安全技术资料。
8.5信息报告和现场保护
8.5.1.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事故的情况报应急救援组长或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段安调中心,同时派人立即赶赴现场。
8.5.2.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8.5.3.应急救援组长做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决策后,按照该应急救援程序确定应急救援方案,协调各有关方面,调动各应急救援小组、物资和设备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8.6应急处理措施
8.6.1.应急救援办公室
发生事故后,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并在救援组长的授权下向上级应急中心和地方公安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善后问题。
8.6.2.医疗救护组
接到任务后,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轻伤人员,现场及时进行包扎救治,伤情严重的,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紧急抢救。(医疗急救120)
8.6.3.疏散协调警戒组
接到任务后,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封锁保护现场。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8.6.4.后勤保障组
接到任务后,以最有力的方式,确保准备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等所需物资的供应。
第九章 施工防疫措施
为落实政府和工务段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特制定如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
9.1疫情防控办公室组织体系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XXX、XXX
疫情防控值班室设在公司办公室。
9.2防疫措施
1.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进行疫情摸底查询,查看过去14天的出行轨迹,是否有员工去过疫情地区,禁止使用重点疫区人员。
2.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花名册,每天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身份证原件核查,并和每名员工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留存。对施工劳务人员要相对固定,防止频繁换人。
3. 定期对所有员工开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加强疾病预防基础知识、疫情防控知识、以及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通风消毒等防护知识的培训。督促员工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如有需集中住宿的员工,应租赁相对独立空旷的住所,不得安排在地下室居住,居住场所应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劳务工居住场所实行封闭管理,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确需进入的,做好体温检测,填报外来人员登记表,无异常(<37.3℃)方可进入。严禁劳务工私自外出或接触外来人员,确需外出的必须向业务外包单位负责人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外出,外出时提醒劳务工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到人员密集区域,外出返回后要做好记录,严防外部感染风险。
5. 建立每日测温制度。每次进入施工现场都安排专门人员,对进入施工作业区的员工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登记。对体温≥37.3℃的,应立即向社区(村)和段防控办报告,按要求安排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排除疫情且体温恢复正常后方可上岗工作。
6. 对每次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劳务工要坚持在作业区、生活区佩戴合格的防护口罩,同时按要求定期更换,尽量减少人员聚集。
7. 坚持“四早”措施。对上下岗测温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要督促及时就医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经医疗机构确认为疑似病例或确诊后,应立即中止作业,封锁病人到过的施工现场所有场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立即逐级报告,协助救治患病员工,配合地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查密切接触者,做好留观隔离,组织环境消毒等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隔离、就医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8. 落实防疫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同布置、同落实、同落责,确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人员管控不严格等问题,造成疫情防控工作不良后果影响作业的,将予以严肃考核。
Q2:如何来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单位工程施工技术的指导说明,涵盖整个项目涉及的主要施工工艺,需要多人分工配合才能完成。施组应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编写,突出项目的重难点和应对措施,虽然不同项目施组内容差别很大,但普遍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2. 编制前准备工作
二、工程概况
1. 项目简介
2. 工程简介
3. 项目实施条件及实地调查勘察
4. 项目特点及工程重点、技术难点。
5.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6. 项目目标与合同、顾客、政府及上级要求
三、施工总体部署及总平面布置
1. 施工准备工作
2. 施工总体部署
3. 施工总平面布置
4. 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总体工艺流程
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 分项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章节,它包括主要分项工程的工程概况、工序衔接及施工工艺方法
2. 对于将要编制的主要、重要专项施工方案叙述主要、重要部门内容
3. 施工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一般按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叙述)
五、质量管理措施
1. 质量管理策划
2.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标准
3.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4.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5. 工程创优计划与实施
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主要对策措施
2. 安全目标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 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用表格形式列明文件编号、文件名、发文机关等)
4. 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5. 重大危险源、高危、高风险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 应急处置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
七、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 生态环境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
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责任
3. 生态环境保护应遵循的法规、制度及强制标准
4.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方案与措施
5. 节能减排目标、计划与措施
6. 文明施工目标、计划与措施
7. 文明施工方案与措施
八、施工进度计划
1. 节点工期目标与计划编制说明
2. 重要分项工程(包括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序、大型船机设备、专用船机设备、工/料/机耗用量巨大)的工效分析、编制依据
3. 施工进度计划(应编制总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横道图、网络图等表示
4. 进度控制保证措施
九、资源(人、财、物、机)配置及使用计划
1. 人员配置及计划
2. 物资采购方案及使用计划
3. 船机设备配置及使用计划
4. 资金使用计划
十、其它(其它应说明的事项及附件内容)
依据以上十个方面写出来的施组是比较完善的,页码一般都在100页以上,详细内容可参考本公司的同类型的项目进行编写修改。
Q3:施工方案怎么编制?
施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原则
2、编制范围
3、工程概况
4、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
5、施工技术方案
6、工期保证措施
7、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8、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
9、应急救援预案
10、季节、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1、环境保护措施
12、文明施工要求
13、与甲方、监理、设计间的协调
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指定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组织机构方案(各职能机构的构成、各自职责、相互关系等)、人员组成方案(项目负责人、各机构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等)、技术方案(进度安排、关键技术预案、重大施工步骤预案等)、安全方案(安全总体要求、施工危险因素分析、安全措施、重大施工步骤安全预案等)、材料供应方案(材料供应流程、接保检流程、临时(急发)材料采购流程等),此外,根据项目大小还有现场保卫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 施工方案是根据项目确定的,有些项目简单、工期短就不需要制订复杂的方案。
Q4:怎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给你一份编写指南嘛
1、编制依据及说明
2、工程概况 3、施工组织及管理机构 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施工进度计划 6、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7、本工程拟定应编制的施工方案 8、工程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 9、劳动组织计划 10、主要施工机械、器具计划 11、施工用料计划 1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3 环境管理体系、文明施工措施 14、施工配合保证措施 15、样板间管理 16、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17、其它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关键在于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的安排,根据作业面人员的安排,以及一些安全、专项工程的技术方案等
那得先去考察材料市场和施工现场.!
Q5:在施工前对于拟投入的劳动力的安排计划?
1、劳动力计划
人员调配是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实施有效的选派和管理,即作好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的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协调等项的工作,达到最有效、最合理组织劳动力,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
2、施工人员的优化性选择
(1)人员素质:为全面达到本工程的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水平以及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为此,需要选用素质较高、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并通过进场前短期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2)人员数量:根据工程的规模、施工技术特性及施工工期要求,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即避免窝工,又不出现人员短缺现象,使得现有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
3、保证劳动力及时供应的措施
(1)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的划分、各个专业工种的需要、劳动定额,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对各施工队劳动力进退场时间、数量提出指导性计划并及时调整,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进行岗前培训:根据本工程分项工程的特殊要求,做好岗前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加强质量意识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2626631教育,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设计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该工程的特点,紧熟练规范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额定任务,确保计划用量,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3)在本工程范围内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对各个施工队进行必要的调节,实行动态管理,使之合理流动,达到最佳劳动效率。
(4)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工程成本的降低尽力。
有以上几点,想要深入了解,欢迎访问91shigong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