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报酬适用工资支付条例管理吗?

事业单位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报酬适用工资支付条例管理吗?

内容导航:

Q1:劳务清算管理办法

只能给你参考一下,希望帮到您~~

1、是否存在雇用关系,是判断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关键。在外临时聘请临时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与贵公司不存在雇佣关系,支付的劳务费属于劳务报酬,不能作为工资薪金在所得税前扣除。2008年两税合并之前,内资企业员工工资在所得税前扣除有限制,但劳务费支出可以凭发票据实扣除,没有限额限制。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2、临时工提供的劳务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应在劳务发生地缴纳营业税并开具发票。

Q2:单位临时用工劳务费如何会计处理才能少缴税或者不交税

如果做劳务费,就必须要税局开具的劳务发票,建议做成临时人员工资,入职工薪酬。

因为临时工没有签订合同,所以计提的三费就算计提了,也是不能税前列支的,只能作为劳务报酬进入成本列支,但是,有些单位是不以工资作为计提三费的标准的,那么计入工资也就没有关系了。

做成临时人员工资,入职工薪酬。做应付工资处理的话,需要提三费,还有社保基数要核查的,临时工没交社保还要补缴不划算。主要看能不能拿到发票入账,如果没有,还是通过工资比较划算。

扩展资料:

1、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根据题中情况,相关的费用扣除额和适用税率为800元和20%。

2、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交纳。

3、帐务处理问题。根据会计制度、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劳务费支出,不构成工资总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劳务费”科目,并不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不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劳务费应当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劳务费扣除标准(注意,不是工资标准,如计税工资标准等)内,据实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劳务费

追问: 做应付工资处理的话,需要提三费,还有社保基数要核查的。如果临时工没交社保还要补缴不划算啊 追问: 开劳务费发票的话需要缴纳营业税等其他杂七杂八的税还不少,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做应付工资,可是临时工做应付工资的话,需要签订合同,考虑实际情况,临时工真的很临时,签订合同基本不可行,或者有我所不知道的情况可以做应付工资处理。 回答: 首先,一般来,临时工没有签订合同,所以计提的三费就算计提了,也是不能税前列支的,只能作为劳务报酬进入成本列支,但是,有些单位是不以工资作为计提三费的标准的,那么计入工资也就没有关系了。主要还是看你能不能拿到发票入账,没有的话,还是通过工资吧, 追问: 嗯,你的解释很到位,当前问题就是拿不到发票,由于我们属于集团公司,会计制度比较规范,拿不到发票连报账都不好报,通过工资处理需要工资单吧,工资发放有严格的审批流程,临时用工的工资属于不定期结算,审批起来也麻烦,让领导决定去吧,总之谢谢你。

我一直是这么做的...做成临时人员工资,入职工薪酬,附件就工资签收表、身份证复印件、公司批文等。好处当然没得说了,工资是可以全额税前扣除的,也不用去开票。但是你的附件一定要做齐全,能证明这是临时人员的支出。(题外话:即使不是实际发生也可以这么做,jia账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应付得了shui局)

采纳一个?

Q3:劳务报酬适用工资支付条例管理吗?

谢邀!

劳务报酬不属于《工资支付条例》调整的范畴。

《工资支付条例》第一条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这一条界定了条例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

劳务报酬,是根据劳动者提供的服务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而向其支付的劳动报酬,其与支付其报酬的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

因此,劳务报酬不适用工资支付条例管理。

Q4:济南国税个人开劳务费发票税率是多少

增值税税率3%,附加税费三项合计为实际缴纳增值税的12%,预征个税为按开具发 票金额(不含增值税)的1.5%执行。

请参考: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2号 2016.8.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现就临时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自然人纳税人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对未办理税务登记证件,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的自然人纳税人,在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发 票时,对其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由税务机关统一按开具发 票金额(不含增值税)的1.5%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培训劳务发票全部由国税管理,个人临时取得该项收入需开具增值税发 票的,应到当地国税大厅申请 代 开。增值税税率为3%,地税3项附加为增值税税款的12%,个税是按不含税金额的1.5%,如果是讲学等,有可能会按20%计征个税,请以地税局规定为准。

Q5:五险一金哪个法有详细的规定?

“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  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3%划入个人帐户),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5%,个人0.5%;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的10%。   (统筹基金即:在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单位制逐渐向国家—社会制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统筹,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以企业缴费为主建立社会统筹基金;(2)由职工和企业缴费为主建立个人帐户;(3)政府负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费用。这种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半基金制有利于应付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渐分散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转轨成本,逐步实现由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到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   四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   关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领取,是由设保登记部门来发放,比如“养老保险,要达到法定的年龄才可以,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也是要具备条件,比如你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办理失业证明,同时又办了求职证,就是指你失业以后还必须有求职的意愿,这样的条件才可以领取。   如果失业之后你不想工作,那么就不能给你发保险金。另外,养老金和失业金是不能同时享受的。   试用期内是否享有保险?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行,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

1、养老保险

国务院 1997 年 7 月 16 日以国发( 1997) 26 号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依据这一决定,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实施方案,虽然时间不统一到2000年全部实施,但内容上都做出了强制执行的规定,比如广东省的规定是:“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必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应如实申报缴费工资总额,同时向全体职工公布;向统计部门填报的工资报表,同时抄报社会保险部门。长期拖欠养老保险费、又没有偿还能力的企业,可用固定资产或实物变现抵偿所欠保险费。对拒不参加社会保险,偷漏应缴保险费的企业,除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外,还要追究该企业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

2、工伤保险

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3、基本的医疗保险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4、生育保险

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二条,这规定了本办法适用于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没有强制性规定,但依据此办法,各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条例,有的做了强制性规定,有的不做强制性规定。比如河北省就做了强制性规定,在其实施条例的第二条规定:在本市辖区内,实行女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即“全民企业、集体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固定工、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一律纳入女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社会统筹范围。

5、失业保险

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本条所称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

关于社会保险问题。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目前已经“五保合一”。《劳动法》第七十二t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从九三年开始,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不论是何地区都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保缴纳基本按以下:

1、对职工而言社会保险现在通常说的是"五险一金",具体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

2、缴纳"五险一金"通常按职工的工资缴纳,实际中是按单位确定的缴纳基数,乘以缴纳比例来缴纳的。3、缴纳比例如下:"五险"单位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医疗保险单位承担11%,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生育保险0.4%,工伤保险0.7%,合计为34.1%;"五险"个人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承担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1%,合计为11%;职工个人不承担生育和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不低于8%,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一样,效益好的单位缴纳比例可以提高可以高些,所以说交住房公积金对职工很划算,虽然提取麻烦点!

4、社保的缴纳情况可在当地劳动和社保保障网和住房公积金网查询(一般当月的数据要3个月后才录入,所以查询时显示的是三个月前的缴纳情况),社保其它知识可在网上查询,全国各地基本差不多!

根据劳动法和社保险条例,企业必须为员工办理的五险是: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 其中,养老、医疗和失业是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工伤和生育保险是企业独立承担的。 所以经常单位在对个人扣缴保险时,只是扣来三个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所以容易导致很多员工以为企业只缴纳了三险,而不清楚另外两个险种是企业单独缴纳的。 此外,五险中,养老和医疗保险比例较重,生育等保险比例很低,也不容易注意。 建议你向单位人事部门、保险部门咨询一下单位保险缴纳情况,如果确实单位只办理了三险,还有两险没有办理,你可以向当地社保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反映情况。 五险一金是强制的。而一金,住房公积金是在《住房公积金条例》里规定的强制。 而五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是《劳动合同法》里规定的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的都要强制保险。 你说的有些地方,有三险,是因全国各地开展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是不同的。如北京对外地人的生育保险就另有规定。也就是有地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