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劳务费需要资质吗?劳务费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Q1:清洁卫生的可以开劳务费发票不从工资走吗
清洁卫生的可以开劳务费发票不走工资,如果不开发票做工资表,那么就得走工资,只要有发票的,就可以不走工资,这点注意就可以。
Q2:劳务费是什么意思
劳务费,即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 劳务费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劳务报酬是指所得: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Q3:什么是劳务发票,如何开具劳务发票
会计分录可以一次做: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1)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或其他
2)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城建、教育附加或其他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因为是分包,所以是给总包开劳务费得发票,做账: 借:应收账款——XX(总包方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劳务项目名称) 计算缴纳营业税=发票所载金额X营业税税率5% 计提工资: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建筑工程行业,劳务费问题
1、税金由业主代扣代缴
(1)业主缴纳税款后将税票交给各分包单位做账(该税票的单位名称栏必须写明分包人的名称,右下角要有机打的“代扣代缴”几个字)
(2)若税票上没有明确写明是哪些分包单位的名称的,则由业主所属税务部门为各分包单位开具完税凭据或税款分割单。
2、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只准许分包一次,不能分包后再分包,层次只有三层,就是业主方(开发方)、总包人、分包人。总包人和分包人都只承担自己所得部分收入的税款,注意这里所说的是承担税款,并不一定是缴纳人,纳税人和缴纳人是两个概念。
3、那天你说的分成700万元的材料和300万元的人工,是不可以的,性质发生了变化。B公司是劳务公司,如果他有国家认定的劳务资格,就可以按建筑业征收3%的营业税,而不是按5%缴纳;C公司只承担材料,就是销售行为了,和建筑业无关,相当于A公司向C公司购买材料再找B公司建设。
4、建筑业的营业税不是用发票抵的,可以用发票抵应税收入的只有几个行业:运输业,旅游业。可以按抵扣后金额交税的不一定都是用发票来抵的。
5、劳务并不都是按5%缴纳营业税。建筑劳务费公司有国家认可的资质的,可以按3%缴纳。
根据新细则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那么对你公司而言,是可以差额纳税的。但要注意开具发票的问题:
首先你要要求B向你公司开具300万的发票进行分包工程结算,B按300万元营业额缴纳营业税。然后你公司将分包开来的发票进行营业额抵减并申报纳税(按1000-300万元的计税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并同时向A开具1000万元的发票进行工程结算。
Q4:劳务费发票怎么开,税率是多少
【法律分析】:以个人名义去税务局开劳务费发票:1、去税务局开个人劳务发票,只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20%。不足4000元的,扣减800的免征额,超过4000的,扣减20%的免征额。2、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以个体工商户、劳务公司的名义开劳务费发票,则缴纳营业税带附征是5.65%,
【法律依据】:《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试行)》 第八条 税款征收岗位接到《申报单》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核:
(一)是否属于本税务机关管辖的增值税纳税人;
(二)《申报单》上增值税征收率填写、税额计算是否正确。
审核无误后,税款征收岗位应通过防伪税控代开票征收子系统录入《申报单》的相关信息,按照《申报单》上注明的税额征收税款,开具税收完税凭证,同时收取专用发票工本费,按照规定开具有关票证,将有关征税电子信息及时传递给代开发票岗位。
在防伪税控代开票征税子系统未使用前暂传递纸质凭证。
税务机关可采取税银联网划款、银行卡(POS机)划款或现金收取三种方式征收税款。
《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 税务机关应按月对代开专用发票进行汇总统计,对代开专用发票数据通过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比对后属于滞留、缺联、失控、作废、红字缺联等情况,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确保代开专用发票存根联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Q5:开一个劳务费发票需要缴多少钱的税?
我看这个问题是3年前提的,现在政策早都变了几次了,直接说开一张劳务发票要交多少钱,没有准确答案,因为开票人的不同交的税就不同!
劳务费发票的开票人有很多,比如: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等等,因为纳税主体不同,开的票据类型不同、要交的税额也就不同。
下面拿开劳务费发票10.3万元来举例:
一、自然人去税务大厅代开10.3万元劳务费发票
按照规定,自然人提供劳务,收取咨询费、服务费、设计费、审计费、审稿费、课酬费、演出费、代理费、介绍费、代办费、劳务费等等,属于劳务报酬,可以去税务大厅申请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要交的税种及税额如下:
1、增值税
适用征收率为3%,应交增值税=10.3/(1+3%)*3%=0.3万元;
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以劳务发生地为市区为例,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实缴增值税的7%、3%、2%,应交三项附加税=0.3*(7%+3%+2%)=0.036万元;
3、个人所得税
按照规定,个人提供劳务,在税务大厅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时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由发票开具单位在发票的备注栏内,注明“个人所得税由支付方代扣代缴”字样,支付方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3/(1+3%))*(1-20%)*40%-0.7=2.5万元
综上所述,自然人去税务大厅代开10万元的劳务费发票,应交税金合计=0.3+0.036+2.5=2.836万元;
二、个体工商户
大多数个体工商户采取核定征收政策。不过现在既然要算税额,那咱就假设不采用核定征收政策,个体工商户开10.3万元劳务费发票,应交的税额:
1、增值税
个体工商户采取查账征收的,如果不属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政策与小规模纳税人一样,应交增值税=10.3/(1+3%)*3%=0.3万元;
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以劳务发生地为市区为例,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实缴增值税的7%、3%、2%,应交三项附加税=0.3*(7%+3%+2%)=0.036万元;
3、个人所得税
按照规定,个体工商户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题主给的条件有限,所以我没法计算。
所以,个体工商户开10.3万元劳务费发票,不含个人所得税的其他税金合计=0.3+0.036=0.336万元。
需要说明一下,个体工商户多采用核定征收政策,主管税务机关会根据其规模、所在地、销售额等条件核定其应纳税额;而且个体工商户如果符合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三、小规模纳税人
1、增值税
适用征收率为3%,应交增值税=10.3/(1+3%)*3%=0.3万元;
请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今年有优惠政策,根据最新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应税销售收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适用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按照1%征收率开具增值税发票。
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以劳务发生地为市区为例,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实缴增值税的7%、3%、2%,应交三项附加税=0.3*(7%+3%+2%)=0.036万元;
3、企业所得税
不考虑其他因素,10.3万元劳务费的应纳税所得额=10.3/(1+3%)=10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10*25%=2.5万元;
需要说明一下,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政策,按照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元一下的,减按25%,适用税率20%;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减按50%,适用税率20%。
所以,不考虑其他情况,小规模纳税人开10.3万元劳务费发票,应交税金合计=0.3+0.036+2.5=2.836万元;
四、一般纳税人
1、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适用税率9%,其他劳务6%,假设提供的是建筑劳务且没有进项税额可供抵扣,应交增值税=10.3/(1+9%)*9%-0=0.85万元;
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以劳务发生地为市区为例,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实缴增值税的7%、3%、2%,应交三项附加税=0.85*(7%+3%+2%)=0.1万元;
3、企业所得税
同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应交企业所得税=10.3/(1+9%)*0.25=2.36万元;
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一般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应交税金合计=0.85+0.1+2.36=3.31万元。
综上所述,开一张劳务费发票需要交多少税,这个真没准确答案,开票人不同,适用的税率不同,还有比如税种、税率、扣除项目、弥补亏损等因素的影响。我的回答只是告诉大家怎么算的,数据大家不必当真!
我是财税小青年,希望我的回答能为您提供帮助!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