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可以差额征税?劳务公司差额纳税需要什么资历吗?
内容导航:
Q1:营改增后建筑劳务分包是实行差额征税吗
1、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于一般计税方式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 2.如果选择一般计税方式,甲方取得乙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如果企业选择简易计税方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不可以抵扣。
Q2:劳务公司差额纳税需要什么资历吗?
建筑劳务施工企业税收征管的调查与思考
在实行差额纳税的行业中,劳务公司属于其中一种。财税(2003)16号第十二条规定,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劳务公司的营业额实际就是按劳动力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管理费,即劳务公司的实际营业收入。
但是,这劳务公司往往容易被人理解为建筑劳务公司,把它与具备施工资质的建筑劳务企业相提并论。从概念上讲,劳务涵盖了建筑劳务、中介性质的****劳务服务以及劳务输出。建筑劳务公司大多是从建筑施工企业分离出来的劳务分包企业,具备相应的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它的劳务分包工程实际属于建筑总包工程的部分,实行总包代扣代缴建筑税金(尽管新的营业税实施细则删除了总包代扣代缴税金的法定义务,但另外注明了有税务规定的除外,因此不影响这一代扣税金或各自纳税行为)。而财税(2003)16号规定的差额纳税,是如此规定的,“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注意,这是接受委托,前提就限制在了这是一个委托与被委托的性质,仅是接受委托代为安排劳动力,即属于****服务合同性质,并非参与建筑劳务施工的分包行为;签订的合同协议也应是“用工****服务协议或委托协议”之类的名称,非建筑工程承包。如果是建筑施工合同,则要具备相应建筑资质,并按分包规定由总包代扣税金或各自就承包实际价款纳税,因此不存在差额纳税之说。
因此,判别某企业的劳务行为是否可以差额纳税,如以下条件同时满足,则按财税(2003)16号规定的差额纳税,否则,就分包全额缴纳相应税金:
一、经营范围具备****服务;二、签订的协议或合同为服务合同;三、不参与工程施工。
那么,劳务企业适用何种税率呢?根据国税函[2006]493号的规定,施工企业进行纯劳务分包作业的税收政策适用问题,对其取得的收入应按“建筑业”征收营业税及附加。这里明确的是“施工企业且是劳务分包”,意须具备建筑企业资质的劳务企业的分包工程施工才能适用建筑业3%的税率,其他的则应按服务业5%的税率。
根据建筑劳务公司的特点,国家对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做了特别规定。在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和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中,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硬性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使用有劳务分包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劳务企业提供劳务。建筑劳务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劳务企业,它必须取得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特种行业的相关资质,才能从事建筑劳务的分包。建筑劳务企业也不同于施工企业,虽然具有建筑企业的资质证书,却只能从建筑施工企业那里进行劳务分包作业,不能像施工企业一样进行建筑工程的承包作业。根据《建筑法》及建设部的相关规定,对拥有砌筑、抹灰、钢筋工、木工等相关专业资质的建筑劳务企业,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核定其工程范围时,允许承担一定规模以下的乡、镇村民用住宅、农房的建筑施工。
同样,在《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建筑劳务收入有关税收问题的处理意见》(渝地税发[2005]259号)规定,一、从建筑安装企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核算的建筑劳务公司或其他建筑劳务公司,必须拥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其从事的与建筑业相关的各种劳务收入,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可使用建安发票。二、建筑劳务公司为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提供的劳务分包作业,由总承包企业代扣代缴营业税。三、建筑劳务公司如有其他除建筑安装业以外的劳务收入,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使用综合服务发票。四、建筑劳务公司从事的与建筑业相关的劳务收入与其他劳务收入必须分别核算,否则按税率就高原则征收营业税。
注册运输或物流公司需要以下条件:
1、公司投资人1-50人均可,年纪满18周岁,持有身份证的自然人或已经注册成立的法人企业;
2、注册资本,具体视当地政策规定而定,(深圳最低3万)
3、公司的注册地址及租赁或购买手续,(即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证)
4、公司运输车辆行驶证或短期内的车辆购置承诺书
5、运输车辆驾驶员身份证,上岗证,驾驶证
不管注册什么公司,只要参与经营活动的,都需要尽义务缴纳相关税收。
Q3: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政策
法律分析: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政策如下:1、一般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全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依6%的税率计税,也可以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税;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全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税,也可以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税。差额征税原先是营业税的政策规定,即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销售额来计算税款的计税方法。营改增后,支付给其他纳税人的支出应按照规定计算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由于原营业税差额征税扣除范围较广,差额征税在营改增后的多个行业中都还有所保留。
法律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第十五条 增值税税率:(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
Q4:劳务外包人员个人所得税
双方都可以应该有协议约定,不是申报是代扣个税,一般都是自己代扣得多,根据劳务派遣协议约定。
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双方都可以应该有协议约定,不是申报是代扣个税,一般都是自己代扣得多,根据劳务派遣协议约定。
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
比如说,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例如: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3、我国税法对于取得劳务报酬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这里所指取得劳务报酬畸高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情况。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加成至税率30%: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税率加成至4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Q5: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都能差额纳税吗
新《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总包方A企业属于《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差额纳税。
同时,《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取消了原“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者转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77号)也被明确废止。也就是说,建筑安装业务总承包人对分包收入不再负有法定扣缴营业税的义务,而由分包方以其取得的分包收入全额自行申报缴纳营业税。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