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个税计算公式excel2022?劳务费怎么算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啊?800元以下的交所得税吗?

劳务费个税计算公式excel2022?劳务费怎么算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啊?800元以下的交所得税吗?

内容导航:

Q1: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免征额是针对工资薪金所说的

劳务收入有一个扣除额,按去年来说不足4 000元的可以扣除800元后再按20%交纳;4 000元以上的先扣除20%后在按20%交纳。如果劳务收入过高3-5万加5成征收,5万以上加10成征收。

1、计算公式:(5952.38-5952.38*20%)*20%=952.38

2、公式不一样,但是我不知道应纳税收入是2738,怎么得出个人所得税238元的。

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Q2:劳务费怎么算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啊?800元以下的交所得税吗?

个人劳务费800元以内的不用交个人所得税。

一、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

1、劳务报酬按次计算,800以下免税,800-4000 扣除800后20%计算

4000以后扣除20%后再按照20%税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二、“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

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扩展资料:

税法规定

1、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应当交纳个人所得税。应交税款=(劳务报酬收入-费用扣除额)*税率。根据题中情况,相关的费用扣除额和适用税率为800元和20%。

2、劳务报酬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交纳。

3、帐务处理问题。根据会计制度、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支付的劳务费支出,不构成工资总额,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劳务费”科目,并不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不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在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时,劳务费应当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劳务费扣除标准(注意,不是工资标准,如计税工资标准等)内,据实扣除.

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所得的,它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在于劳务报酬是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劳务费

800元以下不交税,800(含)——4000,扣除800.再减去除个税劳务费税费金,乘上基础税率20%,4000以上,扣除20%,减去除个税外劳务费税金乘上20%,。扣除后20000以上的超额累进税率30%-2000、5万以上的是40%-7000,

它跟工资薪金3500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没关系。

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人生路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有时我们是在付出的路上,是能够收获的,是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是不想要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结果。

Q3:EXCEL做工资表,按次劳务个税的公式是什么?

=ROUND(MAX((K4-3500-L4-M4)*{0.6,2,4,5,6,7,9}*5%-5*{0,21,111,201,551,1101,2701},0),2) K4 应发工资 L4个人保险 M4个人公积金 试试哈,挺不错滴

如果岗位少你就用if函数,如果岗位很多用vlookup函数,使用时可以先建一个岗位工资表,比如放在sheet2,第一列为岗位第二列为工资。假设工资表中岗位在第二列,岗位工资的公式为 =vlookup(b2,sheet2!a1:b3,2,false)

Q4:请教excel高手帮解答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已知税额倒算应税收入的excel公式!急!

不含税劳务报酬个人税excel公式:

设A1为不含税劳务报酬,则用下面公式可以求出其代扣代缴税额:

代扣代缴税额=ROUND(IF(A1<=800,0,IF(A1<=3360,(A1-800)/4,IF(A1<=21000,0.16*A1/0.84,IF(A1<=49500,(0.24*A1-2000)/0.76,(0.32*A1-7000)/0.68),2)。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个人收入类型,超过一定金额就需缴纳个税,税率为20%,金额过大时还要加成征收,使用excel公式计算劳务报酬个税,简单方便且特别适用于批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 - 扣除费用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 = max((a1 - if(a1 < 4000, 800, a1*0.2)) * 10%*{2, 3, 4} - 1000*{0, 2, 7}, 0)

或者 应纳税额 = max((min(a1*0.8,a1-800)*{0;20;30;40}%-1000*{0;0;2;7}),0)

a1单元格表示劳务报酬税前收入金额,“if(a1 < 4000, 800, a1*0.2)”,表示如果劳务报酬收入低于4000元,则费扣除金额为固定的800元整,如果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那么费用扣除金额为劳务报酬收入的20%。

不含税劳务报酬个人税excel公式

设A1为不含税劳务报酬,则用下面公式可以求出其代扣代缴税额:

=ROUND(IF(A1<=800,0,IF(A1<=3360,(A1-800)/4,IF(A1<=21000,0.16*A1/0.84,IF(A1<=49500,(0.24*A1-2000)/0.76,(0.32*A1-7000)/0.68)))),2)

你如果能用文字描述应税额计算方法,问题就会解决得快一些。

或者你找编这个公式的人,他写倒算公式就很容易了

Q5: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如何在EXCEL设置公式

1、首先在C1中输入公式:

=ROUND(MAX((B2-IF(B2<4000,800,B2*0.2))*10%*{2,3,4}-1000*{0,2,7},0),2)

“ROUND”是四舍五入保留小数位数的函数,也可以不加即:

应纳税额 = MAX((B2 - IF(B2 < 4000, 800, B2*0.2)) * 10%*{2,3,4} - 1000*{0,2,7}, 0)

公式中的“IF(B2 < 4000, 800, B2*0.2)”,表示如果劳务报酬收入低于4000元,则费用扣除金额为固定的800元整,如果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那么费用扣除金额为劳务报酬收入的20%。

2、最后在B1中输入数据来测试公式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应税项目有工资、个体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及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征税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三条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不超过20,000部分不超过21,000部分20%0

2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超过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超过49,500元的部分40%7000

注: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或=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