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公司如何做账(劳务派遣做账,用人单位让我公司把工人工资和服务费都开成劳务费给他们,那我们给工人发工资时怎么做账?)
内容导航:
Q1:劳务派遣公司如何做账
劳务公司,主要是中介服务,比工业商业会计要简单的多,没有生产成本费用的核算,一般也没有存货,有也比较简单,主要是用于公司办公用的用品。 日常会计主要是核算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支出)、管理费用。 用到的科目主要有: 1、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应付工资(或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还有可能用到材料、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2 、与利润表有关的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本年利润。还有可能用到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 劳务公司为派遣单位代发工资,从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收到用工单位转来的工资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代发工资支付时, 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各明细,如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另外,现在大部分小企业都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劳务公司应该按全额开具地税发票,发票内容可以开具劳务费等,按收取的劳务费减去支付给派遣人员的工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后的余额缴纳营业税,税率为 5%(附加税费按核定的税率征收)。 收到劳务费,开具发票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计提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及企业承担的社保。住房公积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薪金) ——社保 ——住房公积金 支付派遣人员的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薪金 贷:库存现金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 应交税费——个税(可以扣减3500) 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住房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计提营业税和附加税费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找地税专管员了解 在找个做帐会计
见<<小企业会计制度>>
Q2:劳务派遣公司如何走帐做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3]16号)
(十二)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收到劳务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
-应付保险
营业收入
支付工资、保险
借: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
-应付保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营业税及附加是按照营业收入来缴纳的,这是地税,然后按照利润交所得税就可以了。
发票开的时候是按收到的款项开具,营业收入是收到的款项减去代发代扣的款项后的数额,一般是代发工资之类的几个百分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给我留言。
Q3:劳务派遣做账,用人单位让我公司把工人工资和服务费都开成劳务费给他们,那我们给工人发工资时怎么做账?
做成劳务费可以不算公司工人的工资总额,这样对于哪些有工资总额限制的单位来说相当于多发了钱,记成劳务费就行
你们的主营收入就是用人单位给你们的劳务费,你们的主营业务支出是派遣人员工资福利及保险等。
你们开出发票时,做: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你们给派遣人员计提工资、保险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给派遣人员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业薪酬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临时工工时费(属于行政后勤管理部门聘请的) 制造费用—临时工工时费(属于生产车间为生产商品而聘请的与生产相关的劳务支出) 在建工程—(用于建造固定资产—一般回含在你收到建筑结算发票当中)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如果一次性支付的金额较大,比如5万,纳税人就不是你了,而是你的劳务提供者!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具体是劳务报酬
Q4:劳务派遣公司全额开票,差额纳税怎么做分录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的话,取得收入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发生可以差额抵扣的支出时:
借:相关支出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贷:银行存款
月底的时候看应交增值税余额在哪边。在借方的话不用处理。在贷方的话表示你要交税。
小规模纳税人的话,发生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发生可以差额抵扣的支出时:
借:相关支出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分录中所有差额抵减的税金金额,按你们单位所属行业的税率计算,不按取得票面记载的金额记账
扩展资料:
义务人
(一)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
应税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单位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其他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包括独立核算的单位,也包括不独立核算的单位。
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有经营行为的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
(二)扣缴税义务人
营业税一般由纳税人申报缴纳。
差额税率介绍
一国对外资企业和本国企业之间的差额大致有两种不同税率:
一种是外资企业的税率低于本国企业,
另一种则相反即外资企业的税率高于本国企业。
前者多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时采用,这种差额的存在一般不会引起税务纠纷。而后一种情况多为东道国出于保护本国工业,限制利润外流或外资势力扩张等目的而用,这种差额灼存在势必减少外资企业的利润收入,削弱其竞争能力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因而容易引起税务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差额营业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_差额成本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一般纳税人
是的话,取得收入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发生可以差额抵扣的支出时:
借:相关支出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贷:银行存款
月底的时候看应交增值税余额在哪边。在借方的话不用处理。在贷方的话表示你要交税。
小规模纳税人的话,发生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发生可以差额抵扣的支出时:
借:相关支出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分录中所有差额抵减的税金金额,按你们单位所属行业的税率计算,不按取得票面记载的金额记账
取得收入的时候: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可以差额抵扣的支出时:
借:相关支出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贷:银行存款
月底的时候看应交增值税余额在哪边。在借方的话不用处理。在贷方的话表示你要交税。
分录中所有差额抵减的税金金额,按你们单位所属行业的税率计算,不按取得票面记载的金额记账
扩展资料:
增值税转型后进项税额抵扣
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后,支付了相关费用并取得了相关抵扣凭证,但这部分进项税额并不能全部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
所以,我们先将此部分销项税额记入“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然后按有关规定,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借方,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
纳税人购进的已作进项抵扣的固定资产发生非增值税应税行为,应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出。
增值税转型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发生了视同销售行为,应将这部分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
发生中途转让行为,应作销售计算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如果“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有余额,也应等量将这部分销项税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
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再计算可抵或可退的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及会计处理
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下列情形的,进项税额不得按156号文件规定进行抵扣:将固定资产专用于非应税项目(不含156号文件所称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下同)。
将固定资产专用于免税项目;将固定资产专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固定资产为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将固定资产供未纳入156号文件适用范围的机构使用。
已抵扣或已记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上述情形的,纳税人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可先抵减待抵扣进项税额余额,无余额的,再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
“营改增”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二十种情形
增值税进项税额并非可以全额抵扣,是否可以抵扣需视情而论。随着“营改增”试点扩围工作的逐步推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应税服务。
相关企业在增值税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环节存在着税政不够完善,理解不够清晰,抵扣不够准确,操作不够规范,由此造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时,存在发票开具内容不规范,原始资料不齐全,扣税凭证不合法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得抵扣进项税额的不确定性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专用发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抵扣进项税额
Q5:我是劳务派遣公司新手会计,求劳务成本这个科目应设置在哪个科目下面
劳务成本属于成本类科目。劳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劳务作业而发生的成本,相对于公司劳务收入而言,可以是公司内也可以是公司外。如提供修理、搬运、服务等,相应的人工工资、福利、劳保、相关费用等就是劳务成本。
劳务成本是指企业对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成本。企业应设置“劳务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企业(房地产开发)可将本科目改为“开发成本”科目。
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②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成本或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
你好!
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类下有劳务成本这个一级科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