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纠纷以谁为被告?劳务派遣纠纷?
内容导航:
Q1:有关劳务派遣纠纷如何处理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Q2:劳务派遣纠纷?
劳动派遣纠纷,可以提出劳动仲裁。
但是,这种情况,申请劳动仲裁,被申请人应该是具有派遣资质的派遣公司,而不是这个国企。
此外,如果您是被个人派遣,而不是被派遣公司派遣,也是没办法申请劳动仲裁的。
按照法律规定,个人无权开展派遣业务,只能是派遣公司才可以。
Q3:什么是劳务派遣工作人员侵权责任纠纷
【找法网案由频道】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机构受特定企业委托招聘员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员工派遣到企业工作,其劳动过程由企业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由企业提供给派遣机构,再由派遣机构支付给员工,并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等项事务的用工形式。 劳务派遣工作人员侵权责任是用人单位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责任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在劳务派遣的情况下,员工与派遣单位和接受派遣的单位均存在一定关系,派遣单位向员工支付工资、福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接受派遣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支配员工的工作过程,向员工发出工作的指令。因此,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行为事实上是接受派遣的单位即管理和指挥其工作过程的单位的行为的延伸和体现,在劳务派遣工作人员因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时,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对此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展开全部
Q4:企业劳务纠纷的起因有哪些?
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以及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 (1)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集体合同纠纷 (3)劳务派遣合同纠纷 (4)非全日制用工纠纷 (5)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6)经济补偿金纠纷 (7)竞业限制纠纷
一·、劳动纠纷含义
劳动纠纷又称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二、劳动纠纷的类型
具体详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企业劳务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1.《劳动法》 2.《劳动合同法》 3.《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5.《工伤保险条例》 6《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8,《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另外,关于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休假,福利,企业规章制度,等各地相关法规规定
Q5:劳务派遣纠纷怎么处理?
劳务派遣中出现劳动纠纷,可由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处理;不能协商达成一致的意见的,可以向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来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则可以依法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处理或者依法由法院来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