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能否认定工伤?劳务关系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吗,怎么样申请呢?
内容导航:
Q1:劳务关系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吗,怎么样申请呢?
如果是劳务关系,有劳务派遣关系的,找劳务公司要求其承担相应的义务
如果只是劳务雇佣,且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建议可以考虑依照侵权责任法来起诉对方
当然,还有个办法,即通过劳动仲裁,先行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包括工资表等材料都可以提出来,通过仲裁先行将劳动关系确认
Q2:劳务合同与工伤赔偿问题
1. 如果是劳务关系,不会认定是工伤,因为工伤的提前是劳动关系的存在,但医疗费的话,看公司有没有过错来承担相应的部分;
2. 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但不一定就是劳务关系,所以你还是要拿着劳务合同去找法律人员看一下,再根据你的实际工作情况判断一下到底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
3. 确定了劳务还是劳动关系后,再看是不是工伤,还是只是雇佣关系,到时才能知道你需要得到的赔偿是怎么样的。
工伤只对是签劳动合同的人有效,
劳务合同的人没有工伤一说,而是称为人身伤害。按人身伤害进行赔偿
1、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本单位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要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则属于违法行为,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要求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所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尽快去办理工伤认定手续,过了申报实效那才麻烦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你应当尽快,在发生事故伤害后30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是不会那么积极的甚至根本就不想申报。按规定劳动者个人是可以申报的。
4、申请工伤认定申请按规定要提交下列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5、工伤认定是决定下一步是否能享受工伤保险及其待遇的重要一步,要抓紧去做。按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6、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赔偿多少,要按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确定。你不申报认定、不鉴定伤残等级,索赔都没有依据。
7、要提醒你的是,按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别让单位侵害了你们的合法权益。
Q3:工伤和劳务关系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有权利要求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后单位应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申请的,工伤者可以在一年内申请;
3、工伤后的医疗费等费用由单位报销,而且住院期间单位要按原工资标准发放工资;
4、如果达到伤残等级,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供养亲属生活费等费用;
5、单位发生工伤,会受到行政部门的处罚,所以单位不情愿报工伤;如果单位没给劳动者交纳工伤保险费,则工伤者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单位承担,当然单位不愿意把钱往外掏了。
综上所述,如果伤情严重,能够达到伤残的,建议你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再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同时要求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你好,你自己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区劳动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并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相应的残疾等级享受工伤待遇。
Q4: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在工伤赔偿方面的区别是什么?
1、劳动关系中,发生工作伤害的,不能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赔偿的。
2、劳务关系中的赔偿依所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存在劳动关系是工伤赔偿的前提,劳务关系不能申请工伤,但能提起侵权,要求赔偿
Q5: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只有劳动关系才能认定工伤。虽然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但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认定为劳动关系,也可以作工伤认定。
你们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如果能确定劳动关系,你应当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发包方或承包方按照工伤赔偿,因为时效只有1年,超过了时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便丧失了胜诉权。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