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用工劳务派遣(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方用工劳务派遣(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内容导航:

Q1: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我去一家公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和聘用协议书的区别:

一、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合同本身的法律性质不同

聘用合同调整的是政府对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行为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属于公法调整范畴。而劳动合同规范的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私法调整范畴。

2.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企业的劳动合同是纯粹的民事合同,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对当事人来讲基本上是平等的。民事合同强调契约的自由性、合意性,一般不会发生不确定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即使发生,双方均可自由协调解决,解除合同。

二、劳动合同、劳务合同之间的区别

1.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规定的是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负责分配工作或工种,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各种劳动条件、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必备条款。

劳务合同的内容规定的是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是在意思自治的原则下,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的,法律未作强制性规定。

2.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a.劳动合同由劳动法律规范来调整,而劳务合同由民事法律规范来调整规范。

b.劳务合同在订立和履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原则,而劳动合同中的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劳动者必须参加到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中去,担任一定的职务或工种,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双方存在隶属关系。

3.法律责任后果不同

a.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比如用人单位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15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违反劳务合同一般只承担民事赔偿服务,而不涉及行政和刑事责任。

与劳务派遣公司签的,马上要到期了,单位想让我跟另外一家公司(如果是独立的法人)签合同,不论你是否签,都能拿到原公司的经济补偿。

Q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合同的主体上看。劳动关系的一方必须是用人单位。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体经济组织,另一方是劳动者个人。劳务关系的双方可能都是个人,或者都是单位,也可能一方是单位,一方是个人。

2.从用工双方的关系上看。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和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而劳务关系的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只是按约提供劳务,用工者也只是按约定支付报酬,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利和义务。

3.从支付报酬的形式上看。劳动关系支付报酬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工资,有规律性。劳务关系多为一次性的或按阶段按批次支付,没有一定的规律。

4.从法律的适用上来看。劳动关系中产生的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应由劳动法来调整。劳务关系适用于民法

Q3: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异同?

劳务合同是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劳动合同会更正式,更有保障。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劳务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劳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的统一,消费过程可以独立于外,如服装加工,家具制作等等。还有一种是劳动者的劳动与购买者的消费同步,劳动者提供使用价值的过程,如饮食、理发等等,劳动行为以劳动成果的形式呈现。劳务合同是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就有关提供和使用劳动力问题而订立的协议。

1、劳务合同:是两个法人单位之间的经济合同,也就是某企业将其某类业务或服务工作以劳务外包的方式整体委托另一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来承担的经营行为。比如现在的很多企业其办公场所的管理都是以业务外包的方式委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2、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就是法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体之间用于建立劳动关系的契约。

3、二者的区别在于:

——前者:两个企业之间是以某项业务或服务工作作为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所签订的是劳务承包协议,协议的要点是所承包业务的质量标准和整体业务的承保价格。承包以后承包单位用多少人、用什么人发包单位不用管,这些人与发包单位没有任何劳动关系。

——后者:是法人单位与劳动者作为建立劳动关系关系为主要内容,所签合同要点是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自的权力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Q4:单位和个人签劳动合同和签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进行签订,履行,如果将来出了问题,争议,也是参照看劳动合同法进行解决的,有一些必须条款。涉及员工切身利益。而劳务合同是经济合同,适用于合同法,不能套用劳动合同法,有时候,由于不具备签订劳务合同,或不符合要求,企业违规签订,造成争议后,法院或仲裁委员会,会认定为劳动合同,

公司与普通服务人员签订劳务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而是违反了劳动法规。

这样的后果会很严重。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务合同只适合用人单位与下列人员在建立劳动关系时签订:

1. 退休人员;

2. 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且从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

除此之外,均要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合同受劳动合同法保护,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管理关系,目前有很多单位为了回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各项社保和补偿义务,会以签订劳务合同为名,替代劳动合同。认定是否属于劳动关系,不是只看合同名称,而应以实际用工形式为判断标准!如果被认定劳务关系,则得不到保护!

劳动关系有劳动合用工与劳务派遣用工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不同的用工形式

劳动合同用工是直接用工,劳资双方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也是主要用工形式

劳务派遣工属于间接方式用工,是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公司再根据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劳动者实际由用工单位管理使用,属于辅助补充性用工

无故辞退时,都属于违法解除,由用人单位(不是用工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

个人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间是劳动关系,如果企业与个人签订的是劳务合同,是属于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比较简单,你提供劳动,公司提供劳动报酬,劳动关系涉及到五险一金,更倾向与保护劳动者,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首先劳动者必须是法定工作年龄内,16-60周岁之间,如果超过60周岁,就只能是劳务关系了,低于26周岁,算用童工,是违法行为。

Q5:请问 劳工合同,劳务合同,劳动合同这三种合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主要区别:劳务合同,受普通民法保护,不涉及社会保险等,纠纷在法院处理,职业稳定性低;劳动合同,受专业劳动法律保护,可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职业稳定性高,纠纷可以劳动调解或仲裁解决